第一卷助父建唐 楔子(1 / 3)

第一卷助父建唐 楔子

第一節、煬帝被困

1、

句注之南、滹水之北,山巒起伏之間、河波縱橫之處,有一座雄關。此關東臨隆嶺,西靠隆山,巧奪天工於兩山對峙之間,形如一座天門。南來北往的大雁,年年穿梭天門之間,故稱之為雁門關。雁門關依山傍險而建,高踞於勾注山頂,其東西兩翼起伏的山脊上,更是那有如虯龍般蜿蜒曲折的秦趙長城。往東:依次為平型關、紫荊關、倒馬關,直抵幽燕,連接浩瀚無極的大海。往西:依次為軒崗口、寧武關、偏頭關、直抵黃河,連接奔騰不息的黃水。

“天下九塞,雁門為首”。在秦趙長城數百裏長的一個個關門當中,雁門首屈一指,曆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堅屏依句注,固壘托雁門”的說法,為眾兵家所讚同。雁門關,猶如一道天然的屏障,將北來的冷風寒土,拒之於外,也使寒漠中生存的突厥,冷卻了些許南侵的熱血。可是,今日卻並不是這麼回事!

出了雁門關,峰起巒湧之間,一條長長的峽穀險道,幽幽地向北伸展。正是“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的時節,滿穀本來就寂寞蕭條,卻偏又遇了西風大作時,衝天的肅殺之聲,滾滾於山穀之中。此刻,在距關不到一裏的險途上,有上千名百裏挑一的衛兵,正擁著隋煬帝和他的粉黛、諸王、勳臣等一幹隨駕人員,從怪石淩空的險道急奔雁門關而來,後麵距他們約二裏遠處,近萬的護駕精兵,正在拚命阻擋始畢可汗勁旅的猛烈追殺。

太可怕!太讓人震懾!正興致勃勃北巡於關外的煬帝,今日剛得突厥來襲的密報,立刻下令迅速後撤,結果還沒有進雁門關,就給突厥趕上了。更讓人感到可怕的是:挑選出來的2萬護駕精兵,剛一開戰,就被始畢可汗勁旅的彎刀砍瓜切菜般殺死了大半。眼睜睜地看著自己英武神勇的士兵在始畢可汗勁旅的彎刀下一個個血泊中躺下,隋煬帝這才收回了“擊退來襲之敵”的嚴令,從牙縫中崩出五個字:

“撤回雁門關!”

這是大業十一年冬月,也就是公元615年冬月。隋煬帝楊廣是隋朝開國皇帝楊堅的次子,由於戰功卓著,心高氣傲及人性中對自我的偏愛等等原因,對皇權產生了不顧一切的興趣。為此,楊廣終於成功地完成了弑兄殺父的陰謀,於公元605年登上皇帝的寶座。象所有新登基的皇帝一樣,楊廣不可能再用父皇楊堅的年號,便將楊堅的開皇改為大業,以公元605年為大業元年。

翻過一道陡峭的山梁,隋煬帝抬起高貴的頭顱,看著雁門關門額上鑲嵌的一方石匾,專注於石匾上他親書的“雁門關”三個大字。“三關衝要無雙地,九寨尊崇第一關。”記得為雁門關題字時,丞相是這麼說的。“好罷,待朕進了雁門關,再調集部隊,滅了始畢可汗這個叛賊!”想到這裏,隋煬帝緩緩地回過頭來。

由於皇帝停步不前,整個急奔的隊伍,仿佛被誰施了魔術一般,剛剛還驚惶失措地向前逃命,此刻都釘子定了似的立在原地不動。隋煬帝鷹樣的雙眸,驚雷般地略過他們,沉沉地移向遠方。那裏,有他的護駕精兵,正與始畢可汗的勁旅撕殺。刀光劍影,在秋日的殘陽之中騰挪閃爍,濃濃的黑色,正逼著淡淡的淺色一步步後退,象是烏雲吞噬著白雲一般。隋煬帝明白,自己的精兵軍裝色淺,突厥人的軍裝黑氣逼人;隋煬帝更是明白,他的精兵每一步後退,都要丟下上百的生命。

煬帝的一雙鷹眼在一點一點睜大,那漆漆的眼珠,仿佛要彈了出來,平日裏白皙清臒的一張臉,此刻變得有些猙獰,露出騰騰的殺氣。他身邊的粉黛、諸王、勳臣都焦急萬分地看著他,卻沒有一個人敢吭聲。正在這時候,一支突厥的雁羚長箭,“叭”的一聲,射到隋煬帝身前。說時遲那時快,就在長箭快要落地時,武賁郎將司馬德戡早迅雷不及掩耳地一躍,伸開雙臂擋在隋煬帝前麵。長箭緊挨司馬德戡的軍鞋深插入地,他要彎腰去拔箭,感到隋煬帝在輕輕地推他,忙閃身讓在一邊。

隋煬帝一步上前,彎腰拔起長箭,緊緊地握在手上,舉頭怒視灰色的天空,恨恨地吐出四個字:

“始畢可汗!”

2、

退入關內,眾人要擁隋煬帝入郡城內休息,被他拒絕了。隋煬帝是一個魄力過頭的皇帝,自然也是一個特別敢於以身犯險的皇帝。而今的風險,他就早已領教過多次了。

三年前,他曾親率大軍,前往甘肅隴西大漠邊關。在海拔三千多米、終年氣溫零度以下的峽穀中,士兵官員凍死無數,隋煬帝自己也吃盡苦頭。他被弄得狼狽不堪,甚至差點死在峽穀中,卻還是咬著牙堅持了半年之久,走遍了青海和河西走廊。結果,他新置了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使之更加深入地溶入大隋的疆域之中。比這更苦更險的事還有很多,早在25年前,20歲的他為隋朝兵馬征討大元帥,乳臭未幹,竟能親統領51萬大軍,南下對陳朝發動進攻,特別是“突破長江天塹”一戰,更是打得驚心動魄,險象環生。結果,他贏了,幫襯父親完成了隋朝的統一大業。人們都認為皇帝就隻知道威風享樂,卻不知皇帝要吃更多的苦、冒更多的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