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官半職?你想入朝野?”張純風雙手手指撚動,沉色道。
宋朝道人入官階不像其他朝代是被忌諱困難的事情,相反,宋朝道人不光可以輕鬆當官,更可以在朝野擔任要職,成為國師之類堪比內閣首輔。
而這一切都是因為宋朝忠信道教,其代表主要是宋真宗和宋徽宗。比如宋徽宗,他封自己為道君皇帝,然後大興土木,在各地大造道觀,擴充道士名額,設置道階、道官、道職、道學等。
據《宋大詔令集》卷224《天下學校諸生添治內經等禦筆手詔》和《改定道階等禦筆手詔》所載,宋徽宗於重和元年(公元111年)月和十月,專門設立道士的官品,繼而設立道階、道職和道官。
其共設道階二十六等,道職(如文臣帶貼職)十一等,道官九等,道階和道職都有對應的文官。在學校中,新設自元士(正五品)到誌士(從九品),共計十等,作為教士。
道階和道職都有對應的文官序列,如道官中最高的六字先生、太虛大夫,道職中最高的衝和殿侍晨,都相當於文官中正五品的中大夫,道官中最低的試守闕校儀金壇郎,相當於文官中從九品的迪功郎,道職中最低的凝神殿授經,相當於文官中從七品的承議郎。於是道士們就擁有文武官同樣的各種階、職、官、品之類,遂完全融入了官場。
除此之外當朝皇帝也大封各地道人封號,比如法師、先生、真人、真君等。
這其中的封號可不是道人之間的境界,而是實打實的位階,像張純風的真人稱號不光可以享受宋朝國運,更是堪比一封疆大吏。
所以王建國來找張純風要一官半職並不是什麼難事,理論上來說,起碼要比你科舉升官來的靠譜。
這可不是魏晉時期,當官靠推舉,你沒有正兒經的科舉考試,就是皇帝想一手提拔你那也得問問內閣答不答應。
不過隨著道教國教的興起,其官方規範化也隨著嚴格起來。
道教興盛起來,許多人進道觀做道士,出道觀做紅塵俗人,娶妻生子,亂象不斷,因此宋廷以官方形式勒令,不準私度道士,必須要有師父、道觀觀主一起去衙門裏申請,頒發“道士證件”才行,否則算違法犯罪行為,此舉也幫助了道觀裏的修士得到清修的機會,潛心問學、修行,另一方麵,也可以順應了士大夫遏製打壓道教勢力,保證宋廷的中央集權,以及正統黃權的權威力量。
“是的,張真人。”王建國點點頭,再拜。
“這是小事,道人像你這樣年紀都會有入道職,但……”張純風話風一轉,你怎麼證明自己是我道門之人。
“這個晚輩明白,晚輩修的是上清玉虛九轉法!”
王建國敢來找張純風那那就是有真本事,這白蛇世界可是有神仙存在,凡間能有千年大妖,佛門有法海這樣的羅漢轉生,在宋朝如日中天的道門其能沒有真君壓脈?
“上清玉虛九轉法?”老道眉頭微微皺了起來。
“恕老道才疏學淺,這功法我並未見過也並未聽說過,而且《雲笈七簽》也並未有一字半句提及。”說到這老道的臉上已經隱隱有了揾怒。
宋朝除了全民信道,還做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是道教名著《雲笈七簽》完成,宋朝時道藏曾被多次整理,與民間信徒私印不同,而是宋廷以官方形式來整理,屬於一本得到國家認可的宗教書籍,此書也對道教有很大影響,被稱為“小道藏”。
而且他是誰,他是道門上清一脈的正統傳人,張天師的世孫,有著大宋朝廷的封號,這天上道藏他不說全知全解,但多少有一些耳聞,這個什麼《上清玉虛九轉法》他是聽都沒聽過。
看到張純風的懷疑,王建國卻絲毫不慌,這天下道藏浩瀚如煙,數之不盡,可不單單一個雲笈七簽就能概括的。
“一官半職?你想入朝野?”張純風雙手手指撚動,沉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