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培養樂觀的好習慣
表達快樂情緒更多、個性更開朗的人比悲觀的人壽命要長。人越樂
觀,給自己施加的壓力就越小。
1.樂觀開朗,延年益壽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年輕時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有助於防止疾病、延
長壽命。這一結果是在對天主教修女的衰老過程和老年癡呆症進行15年的
研究後得出的。
肯塔基大學神經病學教授、桑德斯·布朗衰老研究中心修女研究項目
主任戴維·斯諾登說:“人們多年以來一直知道,抑鬱、仇恨等情緒的病
態表現會引發疾病。”
“我們得出的結論是,焦慮、憎恨、憤怒等消極情緒會隨著時間推移
在體內積聚下來。以後的幾十年中,人們在一天之內會先受到這些消極情
緒的影響、再恢複常態,反複數次。這樣的人比較容易得心髒病和猝中。”
斯諾登自1986年以來一直在小心地追蹤研究對象——篷母修女學校的
修女們。所有678名修女都同意每年接受認知能力和體格測試、血液測試,
以及在死後將大腦捐獻給研究小組。這項研究還找到證據,猝中和腦部損
傷都有可能增加以後患老年癡呆症的可能性。研究還發現,葉酸有助於抵
抗老年癡呆症的毀滅性後果——在結束老人的生命之前剝奪他們的認知能
力。
幾年前,斯諾登和同事們對這些修女在20多歲的時候寫的180篇自傳
進行了分析。他們發現,在早期的文章中能夠在更複雜的層麵上表達感情
的修女,上了年紀後不大容易患老年癡呆症。
現在,斯諾登又把這些自傳仔細研究了一遍,尋找諸如“開心”、“愉
悅”、“愛”和“懷有希望”這樣的關鍵詞。他發現,表達快樂情緒較多的
修女比表達較少的壽命長10歲。
期諾登說:“還有其他一些研究也表明,表達快樂情緒更多、個性更
開朗的人比悲觀的人壽命要長。人越樂觀,給自己施加的壓力就越小。”
期諾登說,認識到消極情緒對壽命有不利影響,並學會控製這些情緒
對於長壽和健康很重要。
2.樂觀者比悲觀者長壽
多年前,我曾問一位高齡睿智的導師,長壽的奧秘是什麼?是飲食、
鍛煉、不吸煙,還是其他什麼?他不假思索地回答’“生活態度”。梅奧診
所所做的一項調查表示,樂觀主義者比悲觀主義者的壽命長20%,這證明
他是對的。
當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開始退休時,老齡化成了一個熱門話題。美國
人的平均壽命在20世紀初是47歲,如今已經達到77歲,而醫學的進步勢
必會使這個數字提高。但是,健康長壽不僅僅是壽命長,混混沌沌地多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