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誌皺眉頭:隋軍已經打來了,可是如今剛與嶽忠結束戰鬥,實力遭到了削弱,又怎能打得過隋軍呢?之和嶽忠激戰已久,盡終得了勝,可是後攻入德州城的有1.3萬。而且,呂誌在城中留下的士兵極少,雖時呂軍的總數尚有2.8萬人,是致的是:過於分散!
總不能將德州城中的呂軍分散給地吧?這樣,恐怕何一座城不住。
就集中德州城中的呂軍支援某地?德州城又怎辦?再,支援就一定能打贏嗎?
呂誌的思緒簡是“亂如麻”。
呂誌,到底該怎辦?
7月20日上午,經過了一夜思考、幾乎徹夜未眠的呂誌出了一個辦法——不過成功的可能極之低。
呂誌認為,有這個辦法,對而言才是可行的。
呂誌傳令:日(7月21日),從德州城中調集一萬兵力,下經中關村,再東進攻秦嶺。若秦嶺隋軍較多,則不可與之交戰,沿撤退;若秦嶺隋軍較少,則必須一鼓作氣,將攻下。
7月21日下午,呂軍鋒抵達秦嶺,見兩萬多隋軍漫山遍野,呂軍一個個心驚膽戰,匆忙撤退了:隋軍早已到了呂軍必會來進攻。
呂軍撤德州城後,呂誌又得到了一個的消息:秦嶺留下了一萬隋軍,餘的隋軍支援圍攻陽城的另一隋軍。
不過,一萬隋軍對於呂誌來說,也難以處。一萬隋軍說多不多,說少不少。若德州城中的呂軍來攻,一萬隋軍足以抵抗;若德州城中的呂軍支援他地方,一萬隋軍足以攻下德州城。
這就搞得呂誌進退兩難。
呂誌左也不是,右也不是,長歎一口氣,下了一令:
除德州城,他城池的守軍均撤入德州城內。
唯有集中兵力,方可與之一戰!
呂誌真的是豁出了!
7月19日至7月22日,陽城守軍仍在堅守,隋軍始終未能攻入城中。到了22日,呂軍剩下了2000餘人。
當下午,從秦嶺趕來的隋軍也到了陽城下。
兩支隋軍一會師,有三萬兵力。隋軍再度進攻陽城,呂軍實在是抵敵不過,失陷了陽城。
7月23日上午,隋軍進逼至占村之。
占村中的呂軍剛剛收到撤軍至德州城的消息,在準備撤退,隋軍就追了過來。
呂軍來到的令就是撤退,所以,便是打不過隋軍也無所謂。呂誌的思是說,要盡留更多的兵力。
於是,占村中的呂軍分成了兩部:一部是大部隊,撤德州城;一部是敢死隊,掩護大部隊撤退。
敢死隊不多,有400人,與隋軍苦戰了半個時辰後全軍覆沒,消息是大部隊已成功“轉移”。
於是,廬州城、徐州城、滬縣、中關村等地的呂軍撤入了德州城之中。
7月27日下午,隋軍抵達德州城下,共計3萬人。
城中的呂軍有2.6萬人,呂誌已經了堅守的準備。
隋軍在離城十裏處紮下了營寨,至二早上,兩軍也沒有交戰。
隋軍一在思考:如何才能攻下德州城呢?
兩軍的兵力差不了多少,且呂軍有城可守,所以隋軍沒有占什優勢。
7月29日,隋軍派了兩千多人來城下叫戰,呂誌後隋軍必藏有伏兵,教眾將不可輕舉妄動。
隋軍見呂軍不肯出城,便派士兵日日夜夜至德州城下辱罵呂軍。是呂誌非有耐心,就是閉城門不出。
到8月6日,隋軍也未能將呂軍“引”出來。
隋軍已經等不了!
8月7日,三萬隋軍一齊進攻德州城。是,在呂誌的揮和呂軍的浴血奮戰下,隋軍不未能攻下德州城的一寸土地,而死傷慘。
隋軍又撤走了。
當時,7、8月份值雨季,河水水上漲,而德州城以十裏處有一條大河:洪河。
隋軍中出了這樣一個辦法:讓洪河決堤,水淹德州城。
8月11日,隋軍挖開了洪河大堤,快,水就來到了德州城附近。
呂誌早就過隋軍會用這個辦法,是他絲毫不懼。
水至德州城,沒有彙聚,一齊周,將隋軍的營帳全淹了,隋軍迫撤退,無法再組織進攻。
呂誌終於擊退了隋軍的進攻。
為什會這樣呢??
為,德州城在了高地上,除靠近洪河一帶海拔高於德州城以,他三個方是低地,無法到“水淹”德州城的效。
所以,隋軍“搬石頭砸自己的腳”,自討苦吃,後得棄了這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