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的偏僻住處,出現了許多錯落有致的城堡。當地人都知道有這
樣一個性格偏執、沉默不語的郵差,在幹一些如小孩子築沙堡的遊
戲。
1905年,法國一家報紙的記者偶然發現了這群低矮的城堡,這
裏的風景和城堡的建築格局令他歎為觀止。他為此寫了一篇介紹文
章,文章刊出後,薛瓦勒迅速成為新聞人物。許多人都慕名前來參
觀城堡,連當時最有名的畢加索也專程前來參觀薛瓦勒盼建築。
現在,這個城堡已成為法國最著名的風景旅遊點,它的名字就
叫做“郵差薛瓦勒之理想宮”。
在城堡的石頭上,薛瓦勒當年的許多刻痕還清晰可見,有一句
就刻在人口處一塊石頭上:“我想知道一塊有了願望的石頭能走多
遠。”據說,這就是那塊當年絆倒過薛瓦勒的石頭。
是啊,一塊有願望的石頭到底能走多遠呢?事實上,那座令世
人驚歎的城堡就是最好的回答。
其實,與其說那些城堡是用石頭建造的,不如說是郵差薛瓦勒
用夢想建造的。
被挫折上一堂課
一位朋友談到了他的遭遇。
約在十多年前,他因為信任,借給朋友1800萬元周轉。這位多
年深交的好友是生意人,事業做得很大,住豪宅,出入有名車。隻
是兩個月後,這位“好朋友”從人間消失了,完全找不到訊息,聽
說為了躲債跑到美國去了。而那1800萬瞬時成了收不回的死債。更
讓人感慨的是在這個龐大數字裏,其中有800萬是這位朋友拉下臉
向親朋好友借來的。
事情發生之後,朋友變得很消沉,覺得人生沒有希望了!他開
始封閉自己,不與人交往,心中充滿了怨與恨。直到他聽了一場演
講,這場演講中的一個故事徹底改變了他的觀念及接下來的人生際
遇。
故事的內容是有一個人要開車回家,車子行駛在高速公路上,
緊跟在一部貨車的後頭。貨車上堆滿了重物,不幸,車頂上固定貨
物的繩子並沒有綁牢,東西瞬時落了下來,就在那緊張的分秒間發
生了車禍。
這個人雙腳因此斷掉,人生的後半輩子將在輪椅上度過,他充
滿了怨恨。後來這個人的老師來看他,希望他能從痛苦中解脫出來,
於是問了他幾個問題。
老師說:“是誰選擇開車上路的?”
“是我。”
“是誰選擇在這個時間回家?”
“是我。”
“回家的路有那麼多條,是誰選擇走這條路?”
“是我。”
“高速公路上的車子這麼多,是誰選擇開在這部車的後麵?”
年輕人低著頭,若有所思地回答說:“還是我。”
老師繼續說道:“東西沒有綁好,可能會落下來,這是已存在的
事實,無論如何砸下來的結果是一定會發生的。如果沒有砸到你,
也可能會砸到別人。但此刻的結果是誰讓它發生的呢?如果不是你
選擇在這個時間上路,不是你選擇走這條路,不是你選擇跟在這部
車的後麵,甚至沒有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那麼即使東西掉下來,
也沒有人會受傷,不是嗎?所以,你認為你究竟該不該負責任呢?”
故事中的這些對話像是禪宗的“棒喝”一樣,深深地敲擊著朋
友過去這段灰暗的時光。是的!是他自己決定要借這1800萬元,而
不是180萬元或1.8萬元。
好友想通了,決定扛起一切責任。而就在那一刻,所有的怨恨
都不見了。他理了頭發,買了一套新西裝,重新開始為事業打拚。
好友比以前更努力也更謹慎了。後來不僅在短時間內償還了債務,
並且重新為自己的工作找到定位,現在他已是一家知名的建築公司
的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