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隻為了表達對母親的愛和感激
在美國,每逢5月的第二個星期天,都要慶祝母親節。這一天,孩子們給母親送一張特別的母親節賀卡,也許是一些鮮花或者糖果,來表達對她的愛和感激之情。
為母親們建立一個特別的節日的想法是怎麼產生的呢?它完全來自一百多年前的一個叫做安娜·梅·賈維斯的婦女。
安娜出生於1864年5月,正是南北戰爭即將結束、林肯總統被刺之前。她是一個基督教牧師的女兒,是個文靜的小姑娘。
成人以後,安娜在賓夕法尼亞州的費城一家人壽保險公司工作。1906年,就在安娜42歲生日之後兩星期,她的母親去世了。那天是5月的第二個星期天。
安娜開始變了。她不再那樣文質彬彬,那樣輕鬆自在、無憂無慮了。她現在隻有一個生活目標——讓她的母親,以及全世界的母親,在5月的第二個星期天得到敬意。
經過一年多的精心籌備,1908年5月10日,在西弗吉尼亞的格拉夫頓,安娜舉行了第一個母親節的教堂紀念儀式。
第二年,費城——她生活和工作的地方正式宣布:5月的第二個星期天為母親節——這是首先確立母親節的城市。又過了三年,西弗吉尼亞州——安娜的母親居住過的地方,又把母親節變成了全州性的節日。
一年以後,安娜獲得了最大的成功:美國國會通過了一項被稱為“合眾國第25號決議”的公告,把5月的第二個星期天永久確立為整個美利堅合眾國的母親節。
但是,安娜並不滿意;事實上她憤怒了。母親節雖然確立了,但它已不再是孩子們向母親表示謝意和敬意的淳樸的時刻。相反,它變成了商業的慶典——商店慫恿人們給他們的母親購買大量貴重禮物的大好時機。
商店大做其廣告,讓人們覺得,如果不送給母親一張特別的、昂貴的節日賀卡,或者一些鮮花,那就是罪過。商店告訴孩子們,他們應該給母親買華貴的穿戴,或者新奇的家庭擺設,來顯示他們對母親是多麼的愛。母親節成了一種責任或債務,而不是對母親的愛和感激之情的自由表達了。
安娜決心同這種商品化的傾向進行鬥爭。這時她已經50歲了。她辭去了在保險公司的工作,把她的餘生全部用來抵製那一天——她本是出於對母親的敬意才建立起來的日子——的商品化傾向。她辭職時領到了十萬美元,她把這筆錢全部用來促使人們重新回到母親節的初衷上去。無論在哪兒發現適當的機會,她都要前去向人們宣講。但是,她根本改變不了那些商人的頭腦,她更改變不了已經商品化了的美國社會的習慣。因為大多數人發現,與其花費時間去探望母親,和她聊聊天兒,幫她洗洗餐具、幹點兒家務事,並且直接告訴她“我愛你,媽媽”,倒不如買一張母親節賀卡,或者一些鮮花、糖果送給她來得更容易。
“你應該送她有用的東西,有永久意義的東西。”安娜說,“許多母親睡在比石頭還硬的床墊上。也許她需要一副新眼鏡,需要舒適的鞋子,或者需要更好的照明設備。她晚上睡得暖和嗎?是不是蓋鴨絨被了?或許她的樓梯需要修理了。做子女的應當關心這些。”
安娜一刻也沒有停息。她不停地講,不停地呼籲,不停地寫,一直到有一天,她太老了,老態龍鍾,精疲力竭,再也說不出一句話來。她雙目失明,兩耳失聰;她錢財罄盡,一文不名。賓夕法尼亞州政府在老人之家裏給她找了間屋子住下。老人之家就坐落在費城郊外的西切斯特。然而,在那兒期間,直到1948年11月安娜離開人世,她的家人在母親節的時候一次也沒有來看望過她。
這個故事令人悲哀的是:盡管安娜·梅·賈維斯發起了母親節,並為保持其純潔的意義而奮鬥了一生,但她個人卻從未得益於其中。安娜終身未婚,也從未做過母親;她沒有任何兒女在母親節那天來向她表示她們的愛。她完全是為別人——那些做了母親或將要做母親的人,那些將要為她們的孩子而度過一生的人,耗盡了全部的生命。
感恩箴言
母親為我們操勞一生,需要的不是我們物質上的回報,而是情感上的安撫和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