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長安血濺 (卑微求訂閱)(1 / 2)

關中,長安。

隨著丞相平定益州的消息傳來,許多人的心都放下來。

沒人認為劉璋能贏丞相,但具體結果沒出來,誰又能敢百分百保證,益州會落入丞相之手?

荀彧踏著夜色離開尚書台。

夏季夜晚很明亮,數不清的星星懸掛在夜幕,圓月釋放出柔和光芒。

四周靜悄悄,時而有夜鶯的聲音響起。

甲士持矛護衛在左右,防止有刺客。

荀彧出未央宮門,外麵已有一輛牛車等著,上有蓋,左右是擋風的木板。

他微微一愣,麵上露出比月色還要溫柔的笑容,“公仁,你什麼時候回來?”

董昭跪坐在車內案幾邊,捶腰道:“今天下午,先回丞相府處理一些事情,沒能及時過來見令君,還請你恕罪。”

荀彧踩著矮凳上牛車,問道:“丞相何時回來?”

“沒那麼快,東州軍將領家眷要移民,上貢朝廷的糧食,足有三百萬斛,非丞相親自操辦,不足以震懾那些宵小之輩。”

董昭出聲解釋。

益州那邊的情況,拋開平定之外,荀彧真得了解不多,一直都是他往那裏送消息。

那邊是不可能往他這裏彙報。

他也沒有專門去了解。

荀彧是一個很有分寸的人,不會妄想將呂布所有動作,統統都掌握。

那樣很容易引起誤會。

“關中今年收成不錯,加上益州三百萬斛糧食,進攻涼州的日子不遠了。”

荀彧說著,拿起酒壺,幫董昭倒一杯酒。

董昭拿起盤子裏裝得的梅幹扔進嘴,“在那之前,我們還有事情要處理。”

“楚王。”

荀彧提到這個名字,有些頭疼道:“聽說他在淮南,深得民心,士族多有依附著,連孫策都上貢請求依附。”

董昭皺眉道:“孫策是真心依附?”

荀彧想了一會,道:“應該不是,他沒有親自去壽春,上貢之後,就去打會稽王朗,看樣子是想要攻占江東。”

“楚王沒有動作嗎?”

荀彧小酌一口道:“秋收之後,哪怕楚王沒想法,總會有人讓他有想法。”

世上從不缺乏想要名留青史的人。

劉寵雄武的表現和楚王身份,足夠吸引一批有誌之士,共謀大業。

董昭眼眸微眯,道:“封劉表為吳王,封劉備為右將軍,兼領豫,徐兩州事務。”

“封劉表為吳王?”荀彧麵上露出一絲驚訝,對劉備為右將軍,兼領徐州事務一事,他沒什麼意見。

這是給徐州世家一個借口,也是給劉備一個插手徐州的名義。

就是封劉表為吳王的事情。

荀彧一時沒能答應。

董昭笑著道:“非劉姓不得封王,劉表是漢室宗親,封他為王,不違反漢室規矩,令君為何不願答應?”

“……”荀彧沉默,他看得出來,封劉表為吳王的好處,一能破壞三劉同盟,二能讓劉表出兵江東,不在置身戰火之外。

吳王啊,哪怕劉表忍得住誘惑,他底下的荊州文武能忍住嗎?

絕對是忍不住。

但這樣一來,漢室的威信將會受到影響。

一些忠於漢室的人會選擇依附於兩位王。

瓜分原先就不多的漢室忠臣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