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恐龍的生活形態
所謂生活形態,是指在現實生活中不
同群體的生活樣式或類型,它不是針對個
人,而是針對群體而言的。就恐龍來說,我
們隻要了解了它們如何覓食、爭鬥以及生
育,就基本上可以掌握它們的生活形態了。
覓食
草食性恐龍能夠吃到的植物受限於它的身高,所以有些小
型的草食性恐龍為了吃到高處的植物葉子會用後肢站立。肉食
性恐龍以草食性恐龍和其他動物為食。各種恐龍不同的覓食方
式也會在它們的牙齒上體現出來。
小恐龍的生長
孵化出來的小恐
龍要自己啄破薄薄的
蛋殼出來。大部分小
恐龍都長得非常快。
小鴨嘴龍類出生後會
被媽媽照顧幾個月
但也有些小恐龍比較
可憐,沒等出生就被
媽媽遺棄了。
攻擊
銳利的牙齒和爪子
是獵食的武器。暴龍之類
的恐龍會尋找落單的草
食性恐龍,因此常常單獨
行動。而有些恐龍則會群
體行動,鎖定獵物後蜂擁
而上,並用第二根趾頭的
腳爪割開獵物的腹部。
防禦
草食性恐龍一般會有一些特殊的“裝備”
來對付肉食性恐龍的攻擊,這種裝備有時是
堅韌的皮甲、骨棒或骨釘,有時是有力的尾
巴。大型的草食性恐龍會集體行動,一旦受
到威脅,就會集體堅守陣地並予以反擊。
求偶
在動物世界中,外表最華麗的或體格
最強壯的雄性就能獲得雌性的青睞。有些
恐龍頭上長著頭冠或角,可能就起到了吸
引異性的作用。為了爭奪雌恐龍,雄恐龍之
間可能會發生爭鬥。比如盔龍就會炫耀它
高高的頭冠吸引異性,雄性腫頭龍在求偶
競爭中會用撞頭的方式來相互示威。
生育
築巢,產卵以及照顧下一代也是恐
龍的生活內容之一。恐龍的巢一
般是泥巢或沙上的凹坑。
有些恐龍將巢聚集
在生育區,而某些
特殊的種類會年
複一年地回到相
同的築巢地點來繁殖。有些恐
龍媽媽產完蛋後就一走了之,讓
恐龍蛋自己孵化;而有些恐龍媽
媽會留在巢邊,以保護蛋和剛孵出
的小恐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