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艾德蒙托龍
艾德蒙托龍是大型的鴨嘴龍類恐龍,也
是白堊紀末期非常繁盛的一類草食性恐
龍。它口中布滿數百顆牙齒,可以咬食一些堅
硬的植物。第一塊艾德蒙托龍的化石是美國著
名古生物學家喬治·F·斯坦伯格發現的。
X檔案
姓名:艾德蒙托龍
家族:鴨嘴龍類
時代:白堊紀末期
身長:13米
體重:4噸
分布:加拿大艾伯塔省、薩斯卡通
省,美國阿拉斯加州、科羅拉多
州、蒙大拿州、北達科塔州、南達
科塔州、懷俄明州
艾德蒙托龍的外形
艾德蒙托龍有著龐大的身軀,其
頜部強而有力,但它的喙部則比較扁平,很像
鴨嘴,口中有數百顆緊密生長的頰齒,比較
奇特的是,它的大鼻腔上還有塊可以脹大的
皮膚。相較於它的身軀而言,它的前肢就顯
得非常小,掌部有四根手指,這些手指都包著厚厚
的肉墊。艾德蒙托龍強壯的後肢與厚實的尾巴使它看起來與
禽龍有幾分類似。此外,艾德蒙托龍從肩膀處開始背部就顯
著下滑。
鼻囊
艾德蒙托龍的鼻部上
方長著一個鼻囊,這個鼻囊
其實就是一層皮膚。它平時
皺皺地橫在艾德蒙托龍的
臉部,而當艾德蒙托龍遇到暴龍或其
他可怕的肉食性恐龍的時候,它的鼻囊
就會脹大,發出吼叫聲,對進攻者起到一
個威脅作用,或許能夠把敵人嚇走。但是這
個鼻囊也許還有其他的用處,比如在繁殖交配
期用來吸引異性,或者是在小恐
龍迷失方向時,用來召
喚它們回家。
牙齒
艾德蒙托龍的口中有大量小型的牙齒,大
約有700顆之多,這些牙齒如鑽石般成組排列,
每組包括了60多個小群,這些小群密集生長。
而在每一個小群中又包含了3~5顆牙齒,這種
結構與它草食性的生活相適應。艾德蒙托龍在咀嚼植物時,這
麼多的牙齒能夠幫助它把食物充分嚼爛,
以便它消化吸收。
艾德蒙托龍的生活形態
人們曾在一個艾德蒙托龍骨架化石中發現了尚
未被完全消化的種子、果實以及一些鬆樹的針葉,
這足以證明艾德蒙托龍是一種草食性恐龍。以前,
人們一度認為艾德蒙托龍是一種水棲動物,用有
蹼的掌作槳,用尾巴作舵,以柔軟的水生植物為
食。但後來古生物學家經過研究證明,艾德蒙托
龍實際上是一種陸生動物,因為它的掌上並沒有
蹼,而是厚實的肉墊,尾巴不容易彎曲,也
無法起到舵的作用。
會患癌症的艾德蒙托龍
2003年10月,美國古生物學家在對97
個鴨嘴龍化石標本進行檢測後發現了29處腫
瘤,其中在艾德蒙托龍身上發現的腫瘤最
多,它也是唯一被發現患有惡性腫瘤即癌症
的恐龍。艾德蒙托龍骨骼中的腫瘤多是血管
外皮細胞瘤,其形狀與人類血管外皮細胞瘤
非常相似。至於鴨嘴龍患腫瘤的原因,古生
物學家目前尚無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