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成大事要有大目標
美國總統林肯認為:“噴泉的高度不會超
過它的源頭,一個人的成就絕不會超過自己的
理想。”想讓自己成就更大一點,首先就得讓
自己的“野心”更大一點。
一個人有點“野心”並沒有錯,而且做任何事情還必須
有點“野心”,“野心”是成就事業的最有力的保證。就像那
句名言所說: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一個好士兵!“野心”
其實就是雄心,就是理想,就是奮鬥目標。
譚盾剛到美國的時候,經常和一個黑人琴手在鬧市區賣
藝,那是個很能賺錢的謀生手段,可譚盾最終卻放棄了。因
為他的“野心”是成為一個音樂家,而不隻是一個浪漫的流
浪歌手,所以他選擇了去大學深造。10年後,當他再次路
過那鬧市區時,發現昔日老友仍在那兒賣藝,而他自己當時
已是個國際知名音樂家了。
可以說,“野心”造就了譚盾這個音樂家。類似例子還
有很多。英國曆史上第一個盲人教育大臣戴維,在幼兒園的
夢想就是要當一個教育大臣,最終夢想變成現實了。他給世
人的忠告就是:隻要有“野心”,加上不斷地努力,你就能
能夢想成真。
拿破侖個子矮小,貌不驚人,也沒有高貴的門第與良好
的教養,青年時代窮困潦倒,往往整日饑腸轆轆,不得不挖
空心思去弄幾個小錢花花。但他後來卻將整個歐洲攪得天翻
地覆。他參加的戰爭、獲得的勝利、進軍的行程、征服的土
地、殺戮的人數、進行的改革,比曆史上任何人(包括亞曆
山大大帝及成吉思汗)都多。這一切,都源於他那比天還大
的“野心”。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
強。”中國古人的這句話,與拿破侖“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
是好士兵”,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說的都是一個道理,就是
做人做事必須有點“野心”!
元帥隻能是極少數,不是想當元帥就都能成為元帥,但
是一個根本沒有想過當元帥的人,他永遠不可能成為元帥,
甚至連班長都當不了。
戴高樂說過:眼睛所看到的地方,就是你會達到的地
方。這正如跳高運動員,他們目光注視的地方,肯定是橫杆
之上的地方,所以才激勵他們不斷征服新的高度。同樣,偉
人之所以偉大,就是因為他們從小具有要做出偉大的事情的
“野心”。
唐太宗貞觀年間,長安城西的一家磨坊裏,有一匹馬和
一頭驢子。它們是好朋友,馬在外麵拉東西,驢子在屋裏推
磨。貞觀三年,這匹馬被玄奘大師選中,出發經西域前往印
度取經。
17年後,這匹馬重到磨坊會見驢子朋友。驢子感慨地
說:“老兄,你做成了這麼大的一件事情,真了不起,我是
連想都不敢想啊!”老馬說:“老弟,其實我們走的距離是差
不多的。不同的是,我同玄奘大師有一個“野心”,就是無
論如何也要完成取經的任務,所以能夠鍥而不舍、百折不撓
地前進,最終完成了這千秋偉業。而你呢?沒有做事的“野
心”,整天就知道圍著磨盤打轉,怎麼能做成大事呢?”
“野心”就是一種強烈的欲望,一個人是否具有做成某
件事情的“野心”,決定了他最終能不能做成這事情。進一
步說,任何事情在操作過程中往往是要打折扣的,所以,一
個人做事就必須要有點“野心”,這是事情成功的一個重要
前提。
做事情有點“野心”,就會產生強大的精神力量和旺盛
的鬥誌,就會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就能夠充分挖掘生命的潛
力,如此一來,成功不就很容易了嗎?
如果沒有“野心”,就會胸無大誌,就會在隨波逐流中
找不著北,就會在麻將、電視、閑聊中浪費生命,最終碌碌
一生而毫無作為。
美國總統林肯認為:“噴泉的高度不會超過它的源頭,
一個人的成就絕不會超過自己的理想。”想讓自己成就更大
一點,首先就得讓自己的“野心”更大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