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氏不在意的笑道:“我們藥堂之所以取名惠民,就想盡最大的可能惠及平民百姓,你一個小女娃,支撐一個家也很艱難,況且我們收取了藥錢,並沒有虧本。”
張紫薇沒說什麼,心裏卻很清楚,是沒虧本,可也沒賺到什麼錢,明妹妹的二哥和二嫂醫術高明,其實隻要他們願意,多的是達官貴人請他們,並且憑借著醫術很快就能名揚京城,但這夫妻兩人低調,診金收的便宜,藥錢也便宜。
光顧他們藥堂的,都是家貧的人,達官貴人見藥鋪進出的都是家貧之人,自然不會自降身份,找藥堂裏的大夫醫治。
邱氏見過形形色色的人,那裏看不出張家小娘子的心思,卻也不說破,到了時間,就回到張太太的臥室,將針拔了,然後帶著明玥離開張家。
出了常樂坊,先讓騾車將二嫂送到藥堂,然後才出城回小豐城。
林管家已經帶著家裏的長工,將所有的自嗚鍾都蒙上了布罩,並且將自鳴鍾搬到牛車上,明玥又帶著他們進城來到東市,將自鳴鍾送到布置好的鍾店。
鍾店有皇後娘娘推薦的掌櫃,店小二是明玥與掌櫃一同聘的,自鳴鍾一到,掌櫃便帶著店裏的夥計,按明玥的吩咐,將自鳴鍾擺好。
這一忙活,半個上午過去,明玥從鍾店出來,帶著玉衡來到雜貨鋪,買了十個五十斤裝的瓷缸回家。
到家後,就招呼玉蘭和玉芙一起,將瓷缸全部洗幹淨,並進行了消毒,待到下午,晾在太陽下的瓷缸裏的水氣,也差不多都揮發幹了,讓人將壇子搬上牛車,明玥帶了家裏的兩名長工及玉衡,進城去了張紫薇家。
十個瓷壇全部裝滿,張紫薇家那個大缸裏,還留餘了兩三斤的樣子,張紫薇從家裏拿了一個小瓷壇給裝了,交給明玥。
明玥沒的拒絕,給了張紫薇三兩銀子,就趕著牛車,直接去了東市大哥的食肆,給了八壇大哥,自己帶了兩壇回小豐莊。
第二天鍾店開張,明玥並沒有在店裏露麵,她帶著玉衡在店外看了一會兒,見店裏人滿為患,而掌櫃和店裏的小二應付起來,很自如,就放下心來,帶著玉衡回家。
然後午時將近時,鍾店的掌櫃,帶著一遝訂單來到小豐莊,全都是訂做自鳴鍾的單子。
這樣的情況,明玥早有所料,掌櫃也沒一味的接單,他在接單前,先將鍾店的預定規矩說清楚,下單的客人,全是不在意交貨期長的。
等送走掌櫃,吃了午食之後,明玥就讓玉衡拿著單子騎馬跑一趟昭應縣,將單子交給鐵氏四兄弟。
玉衡離開沒多久,獨孤瑤來到小豐莊,並且還帶來了工部按照她上獻的造紙術,造出來的新紙。
“嬌嬌,聽皇伯伯和姨母說,這紙的品質提升了一個檔次不說,成本也降低了一成。”獨孤瑤拿到這新紙時,東西是封著的,直到此刻才看見。
“這紙的質量,比目前市麵上等的宣紙還要好一個檔次,但是成本卻是普通紙的成本,果然技術決定一切。
想要再降低成本,要改進的不再是造紙的技術,而是產量的提高,同樣的人力,產量如果提高三倍,四倍,甚至更多,生產成本自然就降了下來。”明玥輕觸這雪白的紙張,輕聲道,這話也算是借小姐妹的口,說給永安帝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