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改變我們的固有思維
在《伊索寓言》裏有一個很有趣的故事:有這麼一個鹽販,他牽著他的驢子去海邊販鹽。在回來的路上,驢子馱著兩大包鹽,重重的鹽壓得驢子頭昏眼花。有一條小河是他們的必經之路,在過河的時候,驢子一不小心栽倒在了河裏,它拚命地掙紮也沒能夠站起來。最後驢子絕望了,索性趴在水裏休息起來。過了一會兒,驢子感到背上那重重的鹽在漸漸地減輕,最後竟毫不費力地站了起來。
所有的鹽都化在了水中,鹽販再一次返回海邊,重新去馱鹽。當他們再一次走到小河邊時,驢子故意在原來跌倒的地方臥下去。鹽很快又化完了,再起來時,已是一身輕鬆。驢子自鳴得意,它高興極了,為自己獲得了一個寶貴經驗而慶幸。
鹽販終於識破了驢子的詭計,當他們再一次來到海邊時,鹽販沒有去販鹽,而是買了兩大包海綿。驢子馱著兩大包海綿走到河邊時,突然又想起了上兩次過河的情景,心想:“我何不讓自己背上的海綿也變得輕一些呢?”
於是,它特意又臥在河裏。這次可不像上次臥下去那麼幸運,驢子在河裏待了好一會兒,不但沒有感覺減輕,反而越來越重。它想也許站起來就變得和上次一樣輕了。於是,它便站起,但怎麼也站不起來了。最終驢子淹死在了河裏。
這頭驢子的悲劇就在於它把過去的經驗,不加思考地用於解決當前問題。經驗對一事情的解決會產生重大的影響。這種影響是對立的,一種是積極影響,它可以使人解決問題的行為越來越自動化,用固有的方法,無須費太多的思維就能很快地解決問題;另一種是消極影響,具有刻板性,它使人們的思維依賴於已有的心理傾向,產生一種慣性。當這種心理用於解決已經改變了的問題時,思維便陷於困境。
有這樣一個問題:說是兩個人同時來到河邊,在這條河邊停著一條小船,可這隻船隻能容納一個人。最後兩個人卻都過了河。問他們是怎麼過的河?很多人都想不出過河的辦法。可當人們知道真實的情況時,又覺得這是在作弄人。其實這就是人們陷入了以往的思維定式。他們沒有想到這兩個人雖是一起來到河邊,但卻分別在河的兩岸。
我們在生活中要利用已有的經驗,但一定要理智,盡量克服經驗給我們帶來的負麵影響。經驗對解決問題固然重要,但不能盲目地照搬,要善於跳出固定的思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