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舍棄為了更好得到
一個老人在高速行駛的火車上,不小心把剛買的新鞋從窗口掉了一隻,
周圍的人倍感惋惜,不料老人立即把第二隻鞋也從窗口扔了下去。這舉動更
讓人大吃一驚。老人解釋說:“這一隻鞋無論多麼昂貴,對我而言已經沒有
用了,如果有誰能撿到一雙鞋子,說不定他還能穿呢!”
舍棄是另一種更好的得到。成功者善於放棄,善於從損失中看到價值。
誘惑
某大公司準備以高薪雇用一名小車司機,經過層層篩選和考試之後,隻
剩下三名技術最優良的競爭者。主考者問他們:“懸崖邊有塊金子,你們開
著車去拿,覺得能距離懸崖多近而又不至於掉落呢?”“二公尺。”第一位說。
“半公尺。”第二位很有把握地說。“我會盡量遠離懸崖,愈遠愈好。”第三位
說。結果這家公司錄取了第三位。
不要和誘惑較勁,而應離得越遠越好。戰勝誘惑,才能有主見。
較量者
每天,當太陽升起來的時候,非洲大草原上的動物們就開始奔跑了。獅
子媽媽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你必須跑得再快一點,再快一點,你要
是跑不過最慢的羚羊,你就會活活地餓死。”在另外一個場地上,羚羊媽媽也
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你必須跑得再快一點,再快一點,如果你不能
比跑得最快的獅子還要快,那你就肯定會被他們吃掉。”
清醒者才是一個知己知彼的較量者。記住你跑得快。別人跑得更快。
投入
威廉一次帶上獵狗去打獵,很快獵狗就發現了不遠處有了目標——一
隻大野兔正恐慌地逃跑。獵狗就追了上去。
追了好長時間,獵狗還是沒有將野兔抓住。
野兔心想:“如果我不逃,我這一生就從此結束了。”
而獵狗心裏也想到:“追不到你也沒有關係,最多是挨一頓罵,或餓一
餐,也不至於會失掉性命。如果下次再讓我遇到,一定不會放過你。”
野兔是抱著“不成功便要成仁的決心。”
獵狗抱著“這次不成功,以後還有機會。”
最終,野兔逃掉了,獵狗筋疲力盡,空手而歸。
有投入才有產出。一個在觀念及行動上用足了十分心力,一個僅用了七
八分心力。全身心的投入,才是解除一切困境的出路。
人生在於奮鬥
生物學家說,飛蛾在由蛹變繭時,翅膀萎縮,十分柔軟;在破繭而出時,
必須要經過一番痛苦的掙紮。身體中的體液才能流到翅膀上去。翅膀才能充
實有力,才能支持它在空中飛翔。
一天有個人湊巧看到樹上有一隻繭開始活動,好像有蛾要從裏麵破繭而
出,於是他饒有興趣地準備見識一下由蛹變蛾的過程。
但隨著時間的一點點過去,他變得不耐煩了,隻見蛾在繭裏奮力掙紮,
將繭扭來扭去的,但卻一直不能掙脫繭的束縛,似乎是再也不可能破繭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