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善於約束自己

23歲那年,老舍自己的工作,以報酬來講,不算十分的壞。每月他可以拿

到一百多塊錢。那時候花十五個小銅子就能吃頓飽飯。一份肉絲炒三個火燒,

一碗餛飩帶沃兩個雞蛋,不過是十一二個銅子就可以開付;要是預備好15枚

做飯費,那就可以弄一壺白幹兒喝喝了。

那時候月月的薪水永遠不能一次拿到,於是化整為零與化圓為角的辦法使

老舍往往須當一兩票才能過得去。若是痛痛快快的發錢,而錢又是一律現洋,

他或許早已成個“闊佬”了。

無論怎麼說吧,一百多元的薪水總沒教老舍遇到極大的困難。每逢拿到幾

成薪水,他便回家給母親送一點錢去。由家裏出來,他總感到世界上非常的空

寂,非掏出點錢去不能讓自己快樂的與世界上的某個角落發生關係。於是,他

去看戲,逛公園,喝酒,買“大喜”煙抽。因為看戲有了癮,他更進一步去和

友人們學幾句,趕到酒酣耳熱的時候,他也能喊兩嗓子;好歹不管,喊喊總是

痛快的。酒量不大,而頗好喝,湊上二三知己,便要上幾斤;喝到大家都舌短

的時候,才正愛說話,說得爽快親熱,真露出點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的氣概

來。

喝醉歸來,有時候老舍把錢包手絹一齊交給洋車夫給保存著,第二天醒過

來,在傷心之餘仍略有豪放不羈之感。

一次,老舍正住在翊教寺一家公寓裏。一位好友從柳泉居運來一壇子“竹

葉青”。又約來兩位朋友——其中有一位是不會喝的——大家就抄起茶碗來。

壇子雖大,架不住茶碗一個勁進攻;月亮還沒上來,壇子已空。幹什麼去呢?

打牌玩吧。就這樣,老舍學會了打牌。

但老舍知道自己永遠成不了“牌油子”。他不肯費心去算計,而完全浪

漫地把勝負交與運氣。他不看“地”上的牌,也不看上下家放的張兒,他隻想

象的希望來了好張子便成了清一色或是大三元。結果是回回一敗塗地。認識了

這一個缺欠以後,對牌便沒有多大癮了,打不打都可以;可是,在那時候,老

舍決不承認自己的牌臭,隻要有人張羅,他便坐下了。

事後老舍先生指出:“我想不起一件事比打牌更有害處的。喝多了酒可以

受傷,但是剛醉過了,誰都不會馬上再去飲,除非是借酒自殺的。打牌可就不

然了,明知有害,還要往下幹,有一個人說‘再接著來’,誰便也舍不得走。

在這時候,人好像已被那些小塊塊們給迷住,冷熱饑飽都不去管,把一切衛生

常識全拋在一邊。越打越多吃煙喝茶,越輸越往上撞火。雞嗚了,手心發熱,

腦子發暈,可是誰也不肯不舍命陪君子。打一通夜的麻將,我深信,比害一場

小病的損失還要大得多。但是,年輕氣盛,誰管這一套呢!”

好在老舍先生不嫖。無論是多麼好的朋友拉他去,他都沒有答應過一回。

老舍回憶說:“可是、煙、酒、麻將,已足使我瘦弱,痰中往往帶著點血!

加上生活上的不順心,老舍得了很重的病。

病的初起,他隻覺得渾身發僵。洗澡,不出汗;滿街去跑,不出汗。他知

道要不妙。兩三天下去,他服了一些成藥,無效。

經一位大醫院的“先生”治療,老舍總算挺了過來,但頭發都脫落光了。

老舍回憶道:“半年以後,我還不敢對人脫帽,帽下空空如也。”

經過這一場病,老舍開始檢討自己:那些嗜好必須戒除,從此要格外小

心,這不是玩的!

俗話說:“學壞容易學好難。”善於約束自己的不良嗜好,不僅能夠保持身

體的健康,更能把有限的寶貴精力投身到事業之中。

不要太輕率

克朗基特小時候住在豪斯頓。一天,他在一家雜貨店看到一塊手表,這塊

表的價格是100美元。由於他沒有錢,而且也不可能很快就籌集到一筆錢,於

是問店主能不能先把這塊表給他,以後再分期付錢。店主同意了。

第二天,克朗基特偶然對母親提起了這件事,母親表示堅決反對他的這種

做法。在她看來,他利用了別人的信任。她把錢付給店主後,回家來找兒子。

“難道你不明白嗎?”她說,“你想買一塊手表是無可非議的,但是你完全

不明白該怎樣掙這筆錢。盡管這裏麵不存在撒謊和欺騙,可是在這個事情上你

顯得太輕率了。這是一件不明不白的事。孩子,你應該注意:不明不白地處理

事情,結果會把事情弄得一塌糊塗。”

母親把手表拿走了,直到克朗基特能夠掙到這筆錢,才能從她那兒把手表

買來。

多年來,克朗基特一直記著母親的教誨。作為新聞評論員,他必須始終警

惕著不明不白的事情。對半真半假的報道避而遠之,對聽來很真實卻又有聲有

色的故事置若罔聞。

一次,一些投機商願意給克朗基特一大塊土地,他們沒有建議他在廣播中

談論他們的資產,隻是讓他報道他在他們的地區擁有土地。但是克朗基特認為

這是一件不明不白的事情,所以,拒絕接受他們贈給自己的土地。

誠實就像其他美德一樣,需要謹慎。為了保持自己人格的完整性和獨立

性,要避免模棱兩可的事情,不明不白地處理事情會把一切都弄得一塌糊塗。

那是不同的

周末,巴比帶著他的兩個兒子打高爾夫球。球場門前,巴比問售票員門票

價錢。

售票員答道:“大人3元,6歲以上的小孩子也要3元,剛好6歲或6歲以

下的小孩免費。”

“我小兒子3歲,大兒子7歲,看來我得付6元錢。”巴比說。

售票員笑道:“嗨,先生,你是剛中了彩票還是發了財?你隻要告訴我大

兒子剛6歲,就可以省下3元了,反正我又看不出有什麼差別。”

巴比很認真地說:“你說的沒錯,但我的孩子知道那是不同的。”

我們在生活中的某些時候可能僥幸能騙過某些人,但是你不可能騙過所有

的人。尤其是在孩子麵前,父母做的每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