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神經。

她整理戒指時,瞥見那邊櫃台前站著一個男人,高個頭,白皮膚,大約30

歲。但他臉上的表情嚇了安娜一跳,他幾乎就是這不幸年代的貧民縮影。一臉

的悲傷、憤怒、惶惑,好像陷入了他人設下的陷阱。剪裁得體的法蘭絨服裝已

是襤樓不堪,訴說著主人的遭遇。他用一種絕望的眼神,盯著那些寶石。

安娜感到因為同情而湧起的悲傷。但她還牽掛著其他事,很快就把他忘

了。

小屋裏打來要貨電話,安娜進櫥窗最裏邊取珠寶。當她急急地挪出來時,

衣袖碰落了一個碟子,6枚精美絕倫的鑽石戒指滾落到地上。

總管激動不安地匆匆趕來,但沒有發火。他知道安娜這一天是在怎樣幹

的,隻是說:“快撿起來,放回碟子。”

安娜彎著腰,用近乎狂亂的速度撿回5枚戒指,但怎麼也找不到第6枚。

她尋思它是滾落到櫥窗的夾縫裏,就跑過去細細搜尋。沒有!她突然瞥見那個

高個男子正向出口走去。頓時,她領悟到戒指在哪兒了。碟子打翻的一瞬,他

正在場!

當他的手就要觸及門柄時,安娜叫道:

“對不起,先生。”

他轉過身來。漫長的一分鍾裏,他們無言對視。安娜祈禱著:“不管怎樣,

讓我挽回我在商店裏的未來吧。”跌落戒指是很糟,但終會被忘卻;要是丟掉

一枚,那後果簡直不敢設想!而此刻,安娜若表現得急躁——即便她判斷正確

——也終會使她所有美好的希望化為泡影。

“什麼事?”他問。他的臉在抽搐。

安娜確信自己的命運掌握在他手裏。她能感覺得出他進店不是想偷什麼。

他也許想得到片刻溫暖和感受一下美好的時光。安娜深知什麼是苦尋工作而又

一無所獲。她還能想象得出這個可憐的人是以怎樣的心情看待這社會,一些人

在購買奢侈品,而他一家老小卻無以果腹。

“什麼事?”他再次問道。猛地,安娜知道該怎樣作答了。母親說過,大多

數人都是心地善良的。她不認為這個男人會傷害她。

“這是我頭回工作。現在找個事兒做很難,是不是?”安娜說。

他長久地審視著安娜,漸漸,一絲十分柔和的微笑浮現在他臉上。“是的,

的確如此。”他回答,“但我能肯定,你在這裏會幹得不錯。我可以為你祝福

嗎?”

他伸出手與安娜相握。安娜低聲地說:“也祝您好運。”他推開店門,消失

在濃霧裏。

安娜慢慢轉過身,將手中的第6枚戒指放回了原處。

人際交往的關鍵是,相互尊重和諒解。在別人有傷害我們的跡象的時候,

也不例外。記住:大多數人都是心地善良的,隻要你的言行得體。

沒有偏見

在從紐約到波士頓的火車上,弗蘭特發現他隔壁座位的老先生是位盲人。

弗蘭特的博士論文指導教授是位盲人,因此他和盲人談起話來,一點困難

也沒有,他還弄了杯熱騰騰的咖啡給他喝。

因為美國人一向關注人權,於是,他們談到了種族偏見的問題。

老先生告訴弗蘭特,他是美國南方人,從小就認為黑人低人一等,他家的

傭人是黑人,他在南方時從未和黑人一起吃過飯,也從未和黑人一起上過學。

到了北方念書,有次他被班上同學指定辦一次野餐會,他居然在請帖上注明

“我們保留拒絕任何人的權利”。在南方這句話就是“我們不歡迎黑人”的意

思,當時舉班嘩然,他還被係主任抓去罵了一頓。

他說有時碰到黑人店員,付錢的時候,他總將錢放在櫃台上,讓黑人去

拿,不肯和黑人的手有任何接觸。

弗蘭特笑著問他:“那你當然不會和黑人結婚了。”

他大笑起來:“我不和他們來往,如何會和黑人結婚?說實話,我當時認

為任何白人和黑人結婚,都會使父母蒙辱。”

但他在波士頓念研究生的時候,發生了車禍。雖然大難不死,可是眼睛完

全失明,什麼也看不見了。他進入一家盲人重建院,在那裏學習如何用點技

巧,如何靠手杖走路等等。慢慢地他終於能夠獨立生活了。

他說:“我最苦惱的是,我弄不清楚對方是不是黑人。我向我的心理輔導

員談這個問題,他也盡量開導我,我非常信賴他,什麼都告訴他,將他看成良

師益友。有一天,那位輔導員告訴我,他本人就是黑人。從此以後,我的偏見

就完全消失了。我看不出對方是白人,還是黑人,對我來講,我隻知道他是好

人,不是壞人,至於膚色,對我已毫無意義了。”

車快到波士頓了,老先生說:“我失去了視力,也拋棄了偏見,這是一件

多麼幸福的事。”

在月台上,老先生的太太已在等他,兩人親切地擁抱。弗蘭特猛然發現他

太太竟是一位滿頭銀發的黑人。

許多人視力良好,但偏見也十分嚴重。其實,以貌取人是最要不得的。記

住:你的眼睛不是用來發現別人的缺點或令你不愉快的事物的。



一個真正的人

小林曾經在美國的一家快餐店打工,有一天,他錯把一小包糖當作咖啡

給了一個女顧客。她非常惱火,因為她很胖,正在減肥,必須禁食糖和一切

甜點心。她大聲嚷嚷,簡直把那包糖當成了毒藥,“哼,她竟然給我糖!難道

她還嫌我不夠胖?!”

那時,小林完全不懂減肥對美國人有多麼重要,他愣在那裏,不知所措。

這時,黑人女經理聞聲而來,她在小林耳邊輕輕地說:“如果我是你,馬

上道歉,把她要的快給她,並且把錢退還她。”

小林照著做了,再三道歉,那女顧客哼哼幾下就不出聲了,這件事是快餐

店的一次小事故,他等著經理來批評自己。可是,她隻是過來對小林說:“如

果我是你,下班後我大概會把這些東西認認真真熟悉一下,以後就不會拿錯

了。”

不知為什麼,這一句“如果我是你”,竟令小林十分感動。後來,他在學

校上課,在其他地方打工,才發現,老師也好,老板也好,明明是對你提出不

同意見明明是批評你,他們很少有人會“別……別……”地責問他:你怎麼做

得這樣?你以後不能這麼幹!而是常常委婉地說:“如果我是你,我大概會這

樣做……”這使人不感到難堪,不感到沮喪,反而讓你感到有那麼點溫暖,那

麼點鼓勵。仔細分析下來,他們說的話隻是多了那麼幾個字,“如果我是你

……”就一下子站到了對方的立場。大家一平等,情緒自然不會對立,溝通更

容易進行。

那時小林反複想,奇怪,老美怎麼就這麼會做人?他們真會說話。後來碰

到一件事,使小林有了新的認識。有一次,他去好萊塢一個美國演員家做清潔

工。女主人給他布置完工作,突然問他:“我能夠吸煙嗎?”小林吃了一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