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他獨自一個人在郊外散步。他走著走著,看見一頭牛在那裏吃草。他覺得這頭

牛很寂寞,他就開口對牛說道:“老黃牛啊老黃牛,你真可憐啊,一個人在這裏,也沒人理你,

不過,你不用怕,我給你彈一首曲子,給你解解悶兒。”

於是他就放下琴,先彈了一支《清角之操》。牛隻是低著頭隻管吃草,一點也不理會。公

明儀失敗了,他想了想明白了:那支曲調太高深了,不是牛聽不到琴聲,而是琴聲不適合它的

耳朵啊!於是他又另外彈了幾支曲調,一會兒好像蚊子嗡嗡地叫,一會兒又好像小牛哞哞地

叫。這樣一彈,那頭牛就搖著尾巴,豎起耳朵,草也不吃了,回轉身子踱著小步,慢慢地走來,

留心地傾聽。



做任何事情都應該有的放矢,看清對象,這樣才能收到效果。



庖丁解牛

梁惠王看到庖丁正在分割一頭牛,但見他手起刀落,既快又好,連聲誇獎他的好技術。

庖丁答道:“我所以能幹得這樣,主要是因為我已經熟悉了牛的全部生理結構。開始,我

眼中所看見的,都是一頭一頭全牛,現在,我看到的卻沒有一頭全牛了。哪裏是關節,哪裏有

經絡,從哪裏下刀,需要用多大的力,全都心中有數。因此,我這把刀雖然已經用了十九年,

解剖了幾千頭牛,但是還同新刀一樣鋒利。不過,如果碰到錯綜複雜的結構,我還是兢兢業

業,不敢怠慢,動作很慢,下刀很輕,聚精會神,小心翼翼的。”

梁惠王說:“好呀!我從庖丁這番話裏,學到了養生的人生哲理。”



隻要掌握事物的內在規律,複雜性問題也可以迎刃而解。



養豹捕鼠

從前,有一個人叫猗於皋。他聽說有一個姓尾勺氏的人家飼養了一隻豹,這隻豹善於捕

獵野獸。

猗於皋非常羨慕尾勺氏家養的豹子,他想:要是自己也養一隻豹子那該多好啊!於是就

用一雙潔白無瑕的璧玉,把那隻豹子換到了自己家。

換回來以後,他把豹子精心飼養起來,每天都殺牲口喂豹。他還特意修建了掛滿絲羅的

豹房,打造了一條黃金繩索,把豹子係在了豹房裏。而且他還在家裏大擺酒宴,邀請親朋好

友來飲酒賞豹。

他從豹房把豹子牽到院子裏,對著大家誇獎豹子的能耐。親朋好友也都順情說好話,異

口同聲地說:“好豹!天下無雙!”

過了一段時間,家裏突然有一隻大老鼠從房簷下跑過去,猗於皋急忙把豹子解開,想讓

豹子咬死老鼠。可是豹子無動於衷,好像沒看見老鼠一樣。猗於皋十分生氣,開日大罵豹

子:“你這無用的畜生!什麼能耐也沒有,真是白費我的一番苦心了。”

又有一天,一隻老鼠跑過去。他又解開豹子,放出去捉老鼠,豹子還像沒看見老鼠一樣。

猗於皋更氣憤了,他用鞭子抽打它,把豹子打得嗷呶直叫。打了一陣以後,把黃金繩索改換

成粗麻繩,把豹子從豹房牽到了牛棚裏,每天隻給它吃酒糟。豹子的待遇降低了,它顯得垂

頭喪氣,每天都擺出一副哭相。

猗於皋的朋友安期子佗聽說了這件事,就責備他說:“名叫巨闕的寶劍雖然鋒利無比,可

是用它來補鞋子還比不上錐子呢;有彩色花紋的綢緞雖然華麗無比,用它來攘臉還比不上一

尺長的布呢;有斑紋的豹子雖然勇猛無比,用它捉老鼠還比不上貓呢。你怎麼這麼愚蠢啊!

為什麼不用貓去捉老鼠,放出豹子去捕野獸呢!”

猗於皋聽了朋友安期子佗的話,明白了萬物各有所長、各有所短的道理,心裏很高興。

於是他就按著安期子佗的話去做了。

沒過多久,貓把家裏的老鼠差不多都捉光了;豹子捕獲的獐、鹿、麂等野獸,數也數不清。



人盡其才是非常重要的。在用人的問題上,如果不能用人的專長,就會造

成人才的最大浪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