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燒泥的老人

一位近年才開始學習燒製瓦罐器皿的老人大步走到窯前,眉都沒皺一下便掄起一根鐵棍,咣咣咣,將一大溜剛剛出窯的形狀各異、大大小小的瓦罐全都打碎。一個年輕人不解地走上前去。問老人為何將它們全都打碎。

老人不緊不慢地說:“火候沒掌握好,都有一點兒小毛病。”

年輕人惋惜道:“可是你已經花費了許多的心血啊!”

老人長籲了一口氣道:“那不假,可我相信下一爐會燒得更好些。”老人堅定的口氣裏,透著十二分的自信。

老人又坐在霏霏的雨絲中,再次從頭開始,認真地、一點一點地做起泥坯。他那堅決推倒重來,胸有成竹的從容自若,深深地打動了年輕人。是啊,即使所有的瓦罐都打碎了也沒有關係,隻要心頭執著的信心不被打碎,就不愁做不出更加滿意的瓦罐。默默地,他朝老人深鞠一躬,轉身跑回家中,背起簡單的行囊,毅然地加入到南下的打工隊伍中。在一次次焦慮的等待,一次次失敗的打擊後,他終於謀到了一份滿意的工作——在一個建築工地當助理工程師。

數年後,他擁有了一家規模不小的建築公司。



隻有在不斷的嚐試中不言放棄,才能打拚出一番自己的天地。不言放棄的關鍵在於自信心,堅持到底就會取得好成績。

追鳥人

有一個捕鳥人,在湖上架了一張網,在網中放了一些食物用來捕鳥。

眾鳥看到網中有食物,都來爭食,並且呼朋引伴來吃網中的食物,捕鳥人看到來了許多鳥,立刻在岸邊收網。

沒有想到網裏的鳥,一起振翅飛去,一飛衝天,向湖外的樹林飛去。

捕鳥人立刻跟著空中飛鳥的影子追去,苦苦追趕,旁邊不明就裏的人就問他:“你到底是為了什麼事,跑得這麼快?”

捕鳥人指著天上說:“我正追逐天上那群鳥呢!”

問的人抬頭一看,鳥已經飛到很遠很遠的地方,隻剩幾個小點,忍不住勸他說:“鳥在天上飛得那麼快,你在地上跑得這麼慢,怎麼可能追上呢?你這不是愚蠢的行為嗎?”捕鳥人說:“你看那些鳥雖然飛得高、飛得遠,但是它們並不同心,隻要太陽一下山,鳥群就會各自回家棲息,那時四處亂飛,鳥網就會掉下來。所以,隻要它們不飛出我的視線範圍,我遲早可以捕到它們。”捕鳥人說完,繼續跟著群鳥的方向追蹤。

天色漸漸晚了,鳥群也飛得累了。有的鳥想飛向樹林,有的鳥想飛向山澗。它們一邊振翅飛翔,一邊爭吵著要去的方向。最後,它們哪裏也去不成了,一起連網子落了下來。鍥而不舍的捕鳥人,終於捉到了那些鳥。



毅力,像一把開山的斧子,在成就事業的道路上,它能披荊斬棘,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毅力,能使渺小變得偉大,使艱難變得順利;使落後躍為先進,使失敗躍為成功。

缺點皆在他人身上

有一天,神王朱庇特說:“所有動物聽旨,如果誰對自己相貌形體有意見,今天可以提出來,我將想辦法給予修正。”神王對猴子說:“猴子過來,你先說,你

與它們比,覺得誰最美,你滿意你的形象嗎?”

猴子回答說:“我的四肢完美,相貌至今也無可挑剔,對此我十分滿意。比較而言,我的熊老弟長相粗笨,它若相信我的話,這輩子恐怕是不願看見自己的模樣了。”這時,熊蹣跚地走上前來,大夥以為它會承認自己相貌不揚,誰知它卻吹噓自己外表威武,同時又去評論大象,說大象尾巴太短,耳朵又太大,身體蠢笨得簡直沒有美感可言。

老實的大象聽了這番話,言辭懇切地回答:“以我的審美觀來看,海中的鯨要比我肥胖多了。而我覺得螞蟻太小……”

這時細小的螞蟻搶著說:“微生物是那麼的小,和它們比我像是一個巨人。”

這些動物都互相指責,卻沒有一個肯承認自已的不足之處,神王朱庇特隻好揮手讓它們退下。



古往今來,人們總是習慣把自己的缺點藏在褡褳後麵的口袋裏,而把前麵的口袋留著裝別人的缺點。

不要模仿別人

斯迪克畢業要找工作了,他的叔叔給他講了一個故事。

有個人,家住費城,小時候很窮。有一天,他走進一家銀行,問道:“勞駕,先生,您需要幫手嗎?”一位儀表堂堂的人回答說:“不,孩子,我不需要。”

孩子滿腹愁腸,他嘴裏嚼著根甘草棒糖,這是他花一分錢買的,錢是從虔誠、好心的姑媽那裏偷來的。他分明是在抽泣,大顆大顆的淚珠滾到腮邊。他

一聲不吭,沿著銀行的大理石台階跳下來。那個銀行家用很優雅的姿勢彎腰躲到了門後,因為他覺得那個孩子想用石頭擲他。可是,孩子拾起一件什麼東西,卻把它揣進又寒磣又破爛的夾克裏去了。

“過來,小孩兒。”孩子真的過去了。銀行家問道,“瞧,你撿到什麼啦?”他回答:“一個別針兒唄。”銀行家說:“小孩子,你是個乖孩子嗎?”他回答說“是的”。銀行家又問:“你相信主嗎?——我是說,你上不上主的學校?”他回答說“上的”。

接著,銀行家取來了一支用純金做的鋼筆,用純淨的墨水在紙上寫了個“st.Peter”的字,問小孩是什麼意思。孩子說:“鹹彼得(小孩把英文Saint的縮寫St,誤認為salt,即鹹的意思)。”銀行家告訴他這個字是“聖彼得”,孩子說了聲“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