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三天假很快就過去了兩天,該接待的人也都接待了,該拜訪的也都拜訪了,所有的交際活動基本上告一段落,剩下這僅有一天的假期,劉一鳴決定好好休息慰勞一下自己。
昨天晚上陪孫瑩瑩看完煙花再送她回去已經很晚了,所以劉一鳴一直睡到了十二點快吃中飯的時候才起來。起床之後,劉一鳴先去街邊的小餐飲湊和了一頓,然後才沿著小街慢慢地逛了起來。
自從重新歸來之後,各方麵的事情總而言之進展都還算順利,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空閑時間太少,成天忙這忙那的,疏忽了與鄰居街坊之間的聯係,除了和隔壁鄰居吳校長一家聯係緊密點之外,劉一鳴基本和其他人都沒有過來往。試想先原先劉一鳴的父母都是在街坊鄰居中很有威望的人物,現在他們的兒子卻把街坊鄰居都拋下了,這想必也是他們不願意看到的。更何況早就有遠親不如近鄰的說法,眼下劉一鳴舉目無親,說不定什麼時候就要他們使力了呢。
所以,劉一鳴決定趁著這個空隙好好走動一下。
“咦,這不是小劉嗎?聽說你回來有段時間了,怎麼今天得空了呀!”
“王大媽好!”
“這不是小劉嗎?最近是不是很忙呀,怎麼都好長一段時間沒看到你了!”
“高大叔好!”
劉一鳴沿著小街慢慢地走著,見到熟人便打招呼,不大一會兒便來到了一家名叫“三味書屋”的小書店,嗯,不錯,很霸氣的名字。在劉一鳴的記憶中,這家小書店已經開了很多年了,像劉一鳴小時候就沒少拿著零花錢來租連環畫。
“咦,這不是小劉嗎?聽說你現在進大公司當經理了?怎麼今天有空來轉轉了呀?”劉一鳴才走到門口,書店老板就和他打招呼了。首先,大家都是街坊鄰居,其實次劉一鳴小時候就沒少來這家書店光顧,因此大家都還是很熟的,即便平日裏很少走動,大家也依舊能認出來,熱情地打招呼。
“何叔,何叔,現在生意還好吧!”劉一鳴笑著走進了書店,掏出中南海丟了一支給書店老板何劍。
這何劍是一個四十歲上下的中年漢子,文質彬彬的一個人,也許是長年和書籍打交待的緣故整個人身上都帶著一股書卷氣,顯得很儒雅。
何劍給劉一鳴搬了一張凳子,請他坐下。然後又說道:“現在的生意不好做呀!”
劉一鳴點了點頭沒有吭聲,這年頭,賺錢的事早被那些暴發戶幹完了,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難處呀!
何劍掏出打火機將兩人手中的煙都點了起來,然後抽了一口感慨道:“現在不比你們那個時候嘍,現在網絡太發達了,這書店生意不好做呀!現在什麼書網上看不到呀?現在的小孩子五六歲就會上網了,我們家小光,前幾天都還吵著讓我給他買筆記本計算機呢,結果我狠狠把他罵了一頓。好不容易碰上兩個不會來上網的中年哥們來書店租書買書什麼的吧,卻是硬要《玉蒲團》和《燈草和尚》什麼的不可,你也知道的,叔從來不搗鼓那些書的!”
劉一鳴彈了彈煙灰,說道:“嗯,何叔的人品街坊們都知道,那是沒得說的。”
劉一鳴正和何劍聊著,門口卻進來了一個女孩子,十六七歲的樣子,身上穿著市一中的校服,顯得很質樸,但是人長得漂亮,倒也顯得婷婷玉立,不過有些害羞靦腆,看起來有些生澀。
對於,這個小姑娘,劉一鳴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不過一時之間卻記不起來了。
小姑娘在店門口站了好久,才怯生生地說道:“何叔叔,這本《中國曆史指導》我已經看完了。”
何劍站起身對那小姑娘說道:“小瓊,你把書給我擱那裏就行了,還要什麼書,你自己拿吧!”
小姑娘目光移到書架上,看了看,然後又挑了一本應該是學習資料之類的書籍認真地翻了兩頁,那樣子十分的小心,生怕把書弄壞了一般。過了片刻,她才拿著這本書來到何劍身邊說道:“何叔叔,我這次想借這本,你給我登記一下吧!”
何劍給小姑娘登記好,這個時候劉一鳴依舊在想這個小姑娘是誰,可是小姑娘卻已經看到並認出劉一鳴來了,她紅著個臉朝劉一鳴打招呼道:“劉一鳴哥哥好!”
由於劉一鳴想不起她是誰來了,因此隻能訥訥一笑。
沒等劉一鳴回過神來,她卻已經拿起書走出店門了。
何劍好像發現了劉一鳴的尷尬,於是又走到劉一鳴身邊坐下,說道:“這是老楊的女兒小瓊,這丫頭不容易呀!這幾年,老楊的身體更加不行了,基本上隻能躺在床上過日子了,她們一家子就全靠她在操持,這丫頭不但要上學,還要照顧老楊,挺為難的。現在像人家的孩子哪裏還會去書店租些這樣的學習資料呀,肯定早就買回家裏去了。我見她們家日子過得實在太不容易了,就跟她說,在我這裏看書不用錢,等她畢業考上以後把那些不用的書籍全部賣給我當租金就行了。唉,鄉裏鄉親的都不容易,能幫一把是一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