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周禮(1 / 2)

出門就能看到朱河,大概有七八丈的寬度,對岸喊一聲,芸姚能聽到,芸姚喊一聲,對麵也能聽到,因為芸姚的肺活量非常大。

打掃了地麵,吃了稠糯的魚幹小米粥,就要正式開始一天的工作。工作正是芸姚肺活量大的原因,每天都要進行的工作就是——吹牛皮。

岸邊還有一座更為簡陋的茅草屋,裏麵放著的正是渡河用具:獨木船,葫蘆救生圈,還有牛皮筏。不同的渡河工具是給不同的人用的,而其中牛皮筏的準備無疑是最辛苦的。

為了維護牛皮筏,每天收工之前都要給四個牛皮筏放氣,就和弓弦不用的時候要卸下了一樣,保持弓弦的彈性。為了保持牛皮筏的壽命,所以士師教導要細心保護牛皮氣囊,不用必須放氣過半,用的時候再吹氣。當然實際用的時候,肯定不能臨時抱佛腳,不然光吹氣都能吹半天,所以每天都要做好準備。

芸姚心想未來時代好像是在牛皮裏填充實物的,哪有傻乎乎吹起的啊。可是如果芸姚真給四張牛皮填充實物,估計年底考核的時候她就要背上破壞牛皮筏的罪名了。這年頭的國人都很認真,說難聽一點就叫頑固,每個人都恪守其職,少有變化,芸姚如果敢挑戰這個由周公旦製作的周禮,那麼她就要做好承擔責任的心理準備。

芸姚並沒有做好準備,所以還是老老實實吹牛皮吧,就當是訓練肺活量了,反正現在采邑裏就她嗓門最大,當然她的聲音也最好聽,有時候無聊唱兩句都能引得飛鳥盡低頭,遊魚齊冒泡,走獸全抬頭,沉浸在她優美而響亮的歌聲之中,讓可憐的變身穿越者有一種夢回迪斯尼公主的感覺。

今天天氣不錯,把葫蘆救生圈也拿出去曬曬。這葫蘆救生圈,其實就是麻繩上綁幾個空葫蘆,利於空葫蘆的浮力幫助人過河,沒有資格坐舟和做筏的人想要過河就隻能遊過來了。

隨著農業文明擴張,交通越發變得重要,這兩年來,芸姚已經明顯感覺到渡河的人數有上升趨勢,從國都來出差的士大夫是越來越多,這說明魯國的國土越來越大,需要管理的事情也越來越多。

甚至芸姚的采邑也越來越熱鬧了。

“渡娘,今年的榜文已經宣布了,春耕即將開始,農人估計這幾天就會來。”

芸姚抬頭就看到一個中年頭梳發髻的男子正一邊走一邊喊,踩著草鞋風風火火而來,穿著灰白的麻布的右衽的舊衣裳。

這年頭穿衣服都要講規矩,連發型都不能胡來,因為是文明的起步期,一切行動聽指揮,沒有發揮個性的餘地。

芸姚立刻抱拳行禮:“叔宰好。”雖然芸姚是這片土地的最高貴族,但並不代表她就可以一手遮天。因為理論上她並沒與土地的所有權,魯國的所有土地都是屬於國君的,所以土地雖然分封給貴族了,但國君還是派人來管理的,這位叔宰就是國君派來的管理者,也就是芸姚的家臣。

現在還是周朝初期,公有製遠遠大於私有製。就好像芸姚和魯國公合夥做生意,芸姚是董事不插手生意,公司運行自然有國公的班子管理,而芸姚隻要拿分紅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