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行善
快下班的時候,一對年輕的夫妻抱著幾個月大的孩子來上戶口。從他們遞上來的資料裏我看到孩子姓名的後兩個字是“行善”。“很特別啊!”我把頭抬起向他們笑笑。
“是的,而且有不同尋常的意義。”那個男人說,“因為我們——我是說,我、我的妻子和我們的孩子,我們都是‘6·22’海難事故的幸存者。”
2002年6月22日,濃霧彌漫。他和妻子坐上曾坐過多年的“榕建號”客輪。那天,準載一百人的客船實際承載了二百多人,沒有一個人意識到死神正伸出猙獰的雙手逼向他們。
當過重的船身驟然傾覆,一瞬間,他的大腦也如當時的場麵般混亂。他的耳邊充斥著驚慌失措的哀號、尖叫和哭泣的聲音。他看到許多雙絕望揮舞的手和漸漸隨著水流沉浮遠去的頭顱。他根本來不及細想究竟發生了什麼,隻是在一種求生本能的驅使下奮力劃水。當他筋疲力盡地爬上岸仰麵朝天喘著粗氣的時候,他清楚地知道自己那不會遊泳的已有孕在身的妻子恐怕早已……
就在這時他發現河流裏飄來了什麼,好像是一個女人的頭發。撲騰的水花表明那個人還活著,並且正在努力求生。他已經很累了,近乎虛脫,但“救人”的念頭還是強烈地占據了上風,他又跳了下去。
好不容易把那女人拖上岸,他卻虛弱得已睜不開眼睛。兩個人就這麼水淋淋地躺著。不知過了多久,昏厥中的他聽到了喧鬧的人聲,是救援的人們過來了。他被人家扶起來,出於好奇,他忍不住去望了一眼他救的女人,這一下他驚得“噌”地跳起來——那個也同樣睜著一雙驚慌的眼睛望著他的女人,竟然正是他的妻子!世界忽然死一般寂靜,時間仿佛在那一刻停止了流動……驀地,夫妻倆抱頭痛哭!
“如果……”故事講到這裏,我正要插嘴,那個男人製止了我:“你是想問,如果當時我僥幸自保而沒有救人的話……”
我默然,事實上誰都知道這是一個再簡單不過的答案。
可這答案,卻維係著兩個至親至愛的生命!一念之差,得與失又是如何分明啊。
“天是有眼的。助人者天助。所以我們給孩子取名‘行善’。我們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不能放棄哪怕是一次微不足道的行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