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數學譜歌的海森堡?(1 / 1)

52數學譜歌的海森堡

維爾納·海森堡是德國著名物理學、量子力學的創立者。他在20世紀20年代創立的量子力學,開辟了20世紀物理學的新紀元。為此,1932年,他獲得諾貝爾物理獎,成為繼愛因斯坦和玻爾之後最偉大的科學家。海森堡說:“世界隻在兩件事情上還會想到我:一是我於1941年到哥本哈根拜訪過尼爾斯·玻爾,二是我的測不準原理。”海森堡創立的理論奠定了現代量子物理的基礎,它可通過數學計算將每個物理問題轉化成實實在在的、可以測量的量,幫助科學家更深入地了解世界。

1925年5月,他在哥廷根給馬克斯伯爾恩當助手時,開始醞釀他的理論。當時,這位23歲的年輕科學家正患枯草熱,醫生建議他到赫爾戈蘭島休息兩周。可那時他根本就不想睡覺,每天用1/3的時間來計算量子力學、1/3的時間攀岩,餘下的時間背誦近東國家的詩集。他當時的想法,就是要讓舊理論完全讓位於新理論。除散步外,他一直在思考解決問題的數學方式,幾天後他終於找到了答案。

海森堡的理論公布之後,曾遭到納粹的猛烈批判。希特勒發動入侵波蘭的戰爭時,命令海森堡來柏林,並要他寫出核裂變可利用報告。他花了半個月的時間寫了出來,但是,他本人雖然不公開反對納粹,卻反對使用原子武器。二戰結束後,他積極促進核能的和平利用。1957年,他和其他科學家一道極力反對德國裝備核武器,受到了德國人的愛戴。

海森堡不僅對量子力學感興趣,對藝術和音樂也有很深的造詣。他的研究風格與達·芬奇作畫時盡量利用素描、色彩和光線的明暗等手段相似,力求達到客觀與主觀的協調一致。對於音樂,海森堡認為它如同語言,極具個性化;而物理研究也如同作曲,古典物理猶如巴赫的交響曲。

海森堡把物理研究當成了作曲。不過,作曲家使用音符,海森堡則使用數學符號,其目的是為了完善原子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