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在講述我和大周經曆的屍骨故事時,我想了很多很多,現在談談我對這本書稿的感受。
其實,在寫這本書稿之前,我就跟很多資深的圖書編輯探討過這本書稿的價值,我一再要求編輯們把書稿的樣章往下多看幾頁,但是他們大都拒絕了。理由是我的書稿不符合中國人的審美觀,更不符合中國懸疑、恐怖小說的路數。中國人愛看的是懸疑的故事和緊湊的情節,而並非科學的鑒證和枯燥的法醫理論。
我也是寫懸疑小說出身的,怎會不知道這些呢?
犧牲故事本身的真實性和邏輯性,而換來故事的傳奇色彩,是中國懸疑小說的固有路數,讀者愛看周德東,也就不會介意周德東把故事的結局設置成人狼雜交;讀者認同蔡駿,也喜歡他把一切恐怖的基點歸到外星人下凡上!
實事求是的說,我並不喜歡那種路數,我一直在試圖改變這種單一的邏輯現狀,跳出固有的寫作思路。《鑒寶》和《絕望的密室》是我的兩部社會推理小說,一種全新的嚐試,書雖然出版,卻銷量平平,這再次印證了某些編輯們“英明”。但在中國出版市場上,真的不需要不符合中國人傳統審美觀的恐怖懸疑作品嗎?
在大周的鼓勵下,我還是堅持動筆了,冒著寫完了也沒有出版商出版的危險動筆了。
我在想這是為了什麼呢?
為了大周?那個正直且單純的法醫。
為了科學?這個中國人心中早已模糊的定義。
還為為了自己?一個急需要用一本書證明自己價值的作家。
都是!但又都不是!
我麵對冰冷的屍骨時,總在想它們能讓我們想到什麼?
最後,我便得出了《白骨的證言》這本書的意義,它是為了科學而寫的,是為了理性而寫的,是為了正義而寫的,更是為了拯救中國人的信仰和愛而寫的。
也許真實的故事並不那麼曲折,但我相信能夠觸及人最深情感的永遠是那最真實的故事和最純粹的激情,我希望用我的文章可以做到這一切。
正像一個朋友對我說的,我的這部作品是對中國舊體恐怖文學的一種宣戰。也許大家都認為隻有靈異或虛幻的恐怖故事才是冒險,那些有頭沒尾、沒完沒了的盜墓或趕屍才是傳奇!
但我總覺得,冒險是你在勇敢的麵對生活,傳奇來源於我們最真實的生活。
我也曾經寫過鬼氣森森的懸疑小說,但是我深刻的覺得,中國文學,中國推理文學,中國懸疑文學,中國報告文學,用這樣的一貫套路走下去,隻會有一個下場,讓我們的文學徹底完蛋!讓我們的價值體係崩潰!讓我們的下一代沒有目標和理想!
我今天用這種最真實的實錄文體,就是要看一看在“百鬼夜行”的中國文壇中,科學的大旗能否嚇退群魔的襲擾,人性的大旗能否衝淡那些荒誕的故事!
也許這些嚐試,到頭來會以失敗告終,但我覺得這無疑會是一個有良知的文學工作者應該向這個社會付出的努力,哪怕那隻是徒勞的。
至於文章的本身,很多人還是提出了質疑,大周是真實的人物嗎?
讀者可以信,也可以不信,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因為最真實的經曆有時是無法虛構的!最真誠的情感更是如此。
有很多讀者把自己經曆的案件發到了我的郵箱裏想讓大周解決,還有一些女孩說想要認識大周,並有意嫁給他。
要感謝這些讀者,對於大周的支持,也是對於我的支持,很多人問,大周的故事還會不會繼續,我隻能告訴大家,如果我跟他有新的故事,我一定會再寫出來,而那樣的故事,必須基於真實的素材。
當然最要感謝的是北京的栗克玲編輯,是他最早聽我講完這些故事後,鼓勵我把這些真實的故事都寫出來,沒有她也就沒有這本書。
好了,就就說到這裏吧,這本書既然是探問生命和人生的,我在最後把一首劉歡的歌曲獻給大家,這是我每次到卡啦OK裏都要唱的,歌名叫《永不放棄》!
“原以為人生故事平淡,轉眼你已站在生死前沿,雖然不見一絲硝煙,離別你我無法說再見!
怎能讓思念如此掛牽,愛讓你我學會承擔,一起走過已不遙遠,明天會有更美的笑顏!
今天的分分秒秒,都是對生命最嚴酷的考驗,今天的相依相伴,都是對生命最深情的眷戀!
用愛的名義發一個誓言,永不放棄!愛的信念!
用愛的名義發一個誓言,永不放棄!生命的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