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戲,黃石精心準備了多年。
為了呈現最好的戲劇效果,他利用人脈請來了多位業內資深的演技派演員,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老戲骨”。
主角之一的匈奴大將軍,就是由獲得過金爵、金像、金雞三料影帝的陳之明飾演。
此時的陳之明已經化好妝,穿好戲服,坐在椅子上靜靜地等待正式開拍。
幾個月前,黃石找到他的時候,他並沒有打算參演,那時他剛剛結束一部電影的拍攝,正打算休息一下。
不過在看過劇本之後,他改變了主意。
不愧是黃石準備多年的電影,劇本寫得實在是太好了,哪怕是以陳之明的眼光來看, 都是完美無瑕的。
於是,陳之明最終爽快的答應出演。
從開拍以來,他除了拍好自己的戲份之外,也在盡心盡力的幫助其他演員,指出他們在演技上的不足,為的就是能拍出一部完美的電影。
他對細節的追求,簡直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有的時候黃石作為導演已經覺得可以了,但是陳之明還是堅持再來一條。
“認真拍戲,就是演員最大的使命。”
這就是陳之明的座右銘。
此時的他,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冷眼看著和黃石說笑的陳軒。
他聽說過這個新人,好像是一個歌手。
對於歌手跨行拍戲,陳之明並沒有什麼意見。
哪怕是對方演技不行,但隻要有一個謙卑、肯吃苦學習的態度,陳之明都可以接受,甚至還會放下身段親自去指點他。
他最看不起的就是那些沒什麼本事,卻仗著有些粉絲,尾巴都翹到天上去的人。
而此時不好好看劇本溫習台詞的陳軒,已經被陳之明劃到這類人中去了。
“黃石幹嘛找來這麼一個人?匈奴首領這個角色雖然戲份不多,但卻是電影中畫龍點睛的存在。他的那股霸氣和野性,可不是一般人能夠演出來的!”
“居然是一個白白淨淨的年輕人,雖然能通過化妝,在外形上接近匈奴首領,但是那滄桑的眼神可是裝不出來的!而能做到眼神中有戲的演員,那已經是鳳毛麟角的存在……”
陳之明心裏歎了口氣。
說到底,黃石才是導演,陳之明就算再有意見,也不可能直接說出來。
他的視線放到陳軒身上。
“小子,你最好一會兒給我表現好一點!不然黃石的麵子我也不給,你就等著我罵死你吧!”
“老陳,想什麼呢?喊你幾遍了,我們打算開拍了!”
黃石的聲音喚回了陳之明的思緒。
他緩緩起身,站到攝影機前,等待著黃石“開始”的口令。
這場戲,是陳之明扮演的大將軍來帳篷中見首領,彙報戰況,並等待首領下達下一步的命令。
就是這麼簡單的一場戲份。
此時陳軒扮演的匈奴首領已經站在帳篷中央,陳之明則站在門口,隻要黃石一開口,他便來到陳軒麵前。
“開始!”
監視器後麵的黃石一聲令下。
陳之明瞬間入戲,他臉色凝重,大步走進帳篷,站到陳軒麵前,雙手抱拳,躬身道:“首領,休延部落再次犯我邊境,劫掠了我們幾戶牧民,並把人和牲畜全部擄走,並且叫囂三天之後還會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