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離間計(1 / 2)

周瑜大怒之後,便力勸孫權對抗曹軍,以保江東安全。

江東是孫堅、孫策打下的基業,怎麼能夠拱手讓給外人,孫權身為孫家之主,理應保住江東才是。

孫權同意了周瑜的建議,準備聯劉抗曹。

諸葛亮得到想要的結果,十分的滿意,最後代表劉備,與孫權訂下了攻守同盟的約定。

張昭等人得知後,前來見孫權,勸他不要糊塗,做出不明智的選擇,最終導致江東基業毀於一旦!

孫權拔劍,砍斷桌角,以此來警告所有人,他決心已下,誓死抗曹,誰要是敢三心二意,就如同這桌角一樣。

隨後,孫權將佩劍交給周瑜,任命周瑜為三軍大都督,統率東吳兵馬,對抗老曹的大軍。

程普為副都督,魯肅為讚軍校尉,文武不聽號令者,周瑜都可以用孫權給的佩劍斬殺。

至於劉備,不過是錦上添花,有沒有他的存在,都無關緊要。

此事傳到老曹耳邊,老曹頓時大怒,覺得孫權不識時務。

既然這樣,就連他也一塊收拾了,老曹命人打造戰船,命蔡瑁加緊操練水師。

老曹不僅要消滅劉備,更要攻滅東吳。

曹昂本想勸說老曹不要衝動,現在不是攻打東吳的最佳時機,但現在老曹正在氣頭上,曹昂要是敢說,準沒有好果子吃。

“報!”

正在此時。

一名武衛營甲士,跑了進來,單膝下跪道:“啟稟丞相!江東大軍自柴桑出發,前部先鋒已抵達三江口下寨。”

老曹聽後臉色大變,當即修書一封給周瑜,勸他不要不識時務,趕緊投降。

周瑜不僅沒聽,反而將老曹的派去的使者給宰了,老曹這些徹底怒了。

命曹昂領兵進攻江夏,又叫來蔡瑁、張允等一班荊州降將為前部,老曹自領後軍,督促戰船,到三江口,與東吳一戰。

本以為能夠輕鬆拿下,不料反被東吳水師一頓胖揍,老曹敗退回寨,叫來蔡瑁、張允問責不用心。

於是蔡瑁告訴老曹,不是他不用心,而是荊州水師久不操練,青、徐之軍,又不善於水戰,才會導致失敗。

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就隻能重新操練水師,讓荊州水師和青、徐之軍配合操練才行。

老曹讓蔡瑁自己看著辦,畢竟,蔡瑁是水軍都督,水師這事,蔡瑁比他強太多。

於是,蔡瑁和張允開始操練水師,早晚不停的操練,要讓水師盡快熟悉水戰。

畢竟,東吳不會給他太多時間操練水師。

老曹想要招攬周瑜,便讓蔣幹去勸說周瑜離開孫權,隻要周瑜願意投靠他,有什麼條件盡管開,隻要他能給的,他一定毫不吝嗇。

於是,蔣幹便來到周瑜營寨,見了周瑜。

另外一邊,曹昂抵達江夏,正在圍攻江夏。

江夏守軍不過兩三千,但好在城防堅固,阻擋曹昂幾萬兵馬不是問題。

但由於江夏豪強問題,劉琦其實無法很好的控製江夏,再加上荊州北部全部落入老曹之手。

曹昂率領大軍一到,江夏豪族便紛紛倒戈,劉琦不得以放棄江夏,退到了夏口,與劉備合兵一處。

曹昂兵不血刃,便拿下了江夏,進駐江夏城。

曹昂得知老曹在三江口大敗,定會讓蔣幹去勸說周瑜投降,不料反遭周瑜的離間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