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好比如,為什麼自古都是由嫡長子繼承,一切都是為了穩定而做出的決策。
後宮不得幹政,也是有這方麵的考慮,因為你無法預料到,後宮幹政,會導致王朝走向那個方向。
這也讓曹昂很清楚的認識到了一件事情:培養繼承人同樣很重要,好的繼承人,能夠使得曹魏更加繁榮昌盛!
隻有這樣,才能確保曹魏江山的千秋永固!
?所以,曹昂決定製造一套子嗣教育方案,確保以後的皇位繼承人,不會出現一些愚蠢的家夥。
不過,這個事情不急於一時,眼下還是考慮一下,漂洋過海救援邪馬台國的事情。
曹昂接到奏報,一百艘大船,已經完成了一半,可以運送大軍渡海,隻是最近沿海環境不好,時常會有風浪。
要是這時候,急著出海的話,很有可能沒有到達扶桑,就已經全部葬身大海。
所以,曹昂沒有急著出海,等到風平浪靜之時,再出海也不遲。
不過在這之前,曹昂決定,先派出一支人馬,從韓半島出發,登上對馬島。
據島上有一國叫對馬國,人口也隻有幾千人。
對馬國依附狗奴國,正好以此為借口,占領對馬島,以此為前沿基地,作為援助邪馬台國的跳板。
曹昂當便下詔,讓樂浪郡、帶方郡出兵,先拿下對馬島,建立前沿基地,暫時由帶方郡太守兼管。
樂浪郡、帶方郡太守接到曹昂的詔書,立刻召集人馬,又以子的名義,命令百濟和新羅出兵。
對馬國國王得知曹魏大軍來襲,當場選擇投降,帶方郡太守,不費吹灰之力,就完成了任務。
隨後,帶方郡太守,將對馬島國王和王族成員,以及貴族,全部打包帶走,送去洛陽給曹昂處置。
對馬島上的居民,則被他遷往帶方郡和樂浪郡,又從帶方郡、樂浪郡遷徙一萬人過來。
在這山多地少的對馬島上,開始新的生活。
而此刻,在對麵的扶桑,邪馬台國正和狗奴國打的火熱。
狗奴國對於曹魏讓他們停戰的詔書,完全不當一回事,繼續跟邪馬台國作戰。
雙方的拉鋸戰,使得兩國精疲力盡。
在他們激戰的這段時間裏,有一個叫大和國的國,卻在悄悄的猥瑣發育。
最終,這個大和國發育成熟,成長到能夠跟邪馬台國和狗奴國抗衡的地步。
到了這個時候,大和國向邪馬台國和狗奴國發動了進攻,想要一舉吃掉他們。
經過一番交戰,大和國發現,以它現在的實力,根本無法兩線作戰。
想要一統扶桑,就必須逐個擊破才行。
大和國大臣,向國王建議,聯合狗奴國出兵,先解決掉邪馬台國,然後,再轉過頭來消滅狗奴國。
大和國國王同意這個建議,與狗奴國聯合,先消滅邪馬台國。
大和國雖然和狗奴國聯合,卻是出工不出力,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消耗狗奴國的實力。
而大和國則暗中集讚力量,凡是打下來的領地,大和國都占了大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