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眾怒不可犯(2 / 2)

孫長仙配的麻藥顯然有問題,剪去傷處附近的頭發,清完創拿起針不等縫呢,欒老板就疼醒了。

不過孫長仙也是個狠人,不說重新麻醉,而是嚇唬欒老板:“別亂動,給我挺住了。你動我手一抖,再給你腦漿子紮個窟窿。”

欒老板哪經得住這麼嚇啊,眼見著孫長仙蒙著麵,手裏拿了個鐵鑷子,鑷子上還夾了根明晃晃的彎針。

也不知腦補了一副什麼畫麵,白眼球一翻腿一挺,人又暈了過去。

孫長仙也不管人能不能嚇出毛病,用鑷子夾著彎針,醞釀了一下。

瞅準地方剛要下針,就聽著外麵一陣哭嚎聲響起。

原以為來了重病號,可仔細一聽,正是欒家婦人那個不講理的老娘於寡婦。

劉巡長確實是會做人,手下跟他說了武卓錢袋的事,他馬上知道今天欒家公母鐵定要倒黴。

雖說是活該,但他也不能什麼也不做。不然以後指定遭埋怨。

所以,進門前便打發手下去報信兒。

如此一來,事後也就有說辭。

事主來頭太大,他一個小巡長根本惹不起也說不上話。

能做的,就剩通風報信了。

欒家娘子的老娘,從報信的捕快口裏得知。自家姑娘想訛的人,結果訛到了魏國公府的頭上。

她雖然不講理,但也知道跟國公爺家裏的人耍橫,那就是找死。

人老成精,心知要想救自家姑娘女婿,隻能賣了老臉裝慘。

於是喊上兒媳,又喚上幾個上歲數的左鄰右舍,一路哭嚎著趕去祥壽記。

到了祥壽記才知道,女婿重傷被抬去了澤方醫館,便又哭嚎著往醫館來。

這一路哭的,不知道勾起了多少好奇心。等到了醫館門外,後麵浩浩蕩蕩的幾乎人山人海。

好容易到了正地方,剛嚎了兩聲,就聽裏麵傳來孫長仙暴怒的吼聲:“老於家的,想你女婿趕緊死,你就接著嚎!”

都知道欒老板傷了腦袋,聽到孫長仙的吼聲,生怕幹擾了治療傷,一時間醫館裏外靜的鴉雀無聲。

於寡婦也閉緊了嘴,再也不敢出聲了。

她不敢出聲,但有人還真敢。

之前跳著腳要作證的巴癩頭,被兩個巡捕追著一路沿街跑來。

眼見著前麵人多,一頭就紮了進去。

結果紮進來挪了兩步,就看到劉巡長居然就在前麵。

眼珠子一轉,高舉著手大叫:“劉巡長,我舉報,我舉報。”

見劉巡長看向他,抖開了扯他胳膊的捕快。

扯著嗓子喊:“劉巡長,欒家那對兒公母不地道,欺負人家歲數小不懂行情。一個金瓜子,就給換八兩銀子加一千銅子兒。”

“哄”

看人鬧的人群瞬間就炸了……

十二抽三,這簡直比放印子來錢還快。

一時間不知道情況的跟身邊人打聽,知道欒家公母為人的,開始批判唾棄的宣講。

沒一會兒的功夫,公母倆的人品,平時做的醃臢事全都被抖了出來。

連帶著於寡婦的霸道為人,也都被人翻了出來。

人群裏很大一部分都是熟頭熟臉,尤其是歲數大的,不少都知道於寡婦的德行,甚至還吃過虧。

以前的時候,不想擔個欺負寡婦的名聲,又實在懼怕於寡婦的彪悍,隻能忍氣吞聲。

現在醫館外麵成了批判現場,好幾個仗著人多勢眾開始翻舊賬,指著於寡婦的鼻子就罵上了。

眾怒不可犯,眼下這場麵,劉巡長也不敢輕易開腔兒了,隻能躲一邊眼巴巴的瞅著。

而醫館裏麵的孫長仙,就是在這種鬧哄哄的環境下,緊張的完成了他從醫生涯以來,第一次標準化外傷縫合。

等他完成包紮淨過手,和武卓一起出門時,坊正和其它幾個坊佬聞訊陸續趕到。

坊正彈壓下鬧哄哄的場麵,又從劉巡長那了解了前因後果。隨後和其它幾個坊佬一起進到醫館,和孫長仙商量應該如何了結此事。

武卓聽話聽音兒,從坊正的態度上就能看出,對方是想大事化小。

不然,直接把欒姓夫妻倆扭送巡捕房就行了,還商量個什麼。

抱著不願意得罪人的心思,在孫長仙問他的意見時,拿出晚輩的姿態,表示一切由孫老決斷。

接下來,一幫老頭像模似樣的商討起來。有的提議經官,有的提議將於寡婦和欒家公母趕出坊去。

接著又有和事老出來,表示畢竟是鄰裏鄉親的,不好做的太絕。

又是一番商討,最終決定罰欒家兩口子掃街半年。於寡婦教子不嚴,但年事已高,罰每旬掃街三日。

隨著坊正當眾宣布了處罰結果,一場武卓引起的熱鬧,終於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