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晚些時候,清寧宮內,下午在陶光園水岸台邊逗弄錦鯉的貴婦,正端坐於榻上。
在她麵前,之前瑤光殿角落裏伺候的宮女,正在毫無感情,且一字不差的複述著聽到的內容。
也實在是神奇,下午皇帝、張文仲、武卓說了那麼多的話。
宮女居然能夠從頭到尾,一字不漏的複述下來。
複述過後,沒有一個字的多言,起身施禮離開。
貴婦換了個舒服些的姿勢,閉目沉思了一陣,視線轉到旁邊案上剛剛停筆的小侍女身上。
“婉兒,你怎麼看?”
小侍女將手中狼毫涮過後,規整的置於筆架之上。
好看的桃花眼盯著麵前整理出的重點內容,沉思了一陣。
輕聲開口:“回娘娘的話,從清風之前經手的兩例病案,以及今日的言談看,王祿恩確為醫道大才。
至於藥物濃縮之法,假以時日,功效上幾乎可以肯定,能夠超越現有的湯藥丹丸。
隻是此法研製耗時長久,需分為幾個階段不斷的試驗驗證,恐不是三五年之功。”
“停在刑部的那四箱被劫貨物查清了嗎?”貴婦又問。
“查清了,均是些少見的玻璃器具,我托人側方麵打聽過。瑞國公當政時,新學中的化學一門大興。其中分離提純之工藝,多會用到類似的器皿。
我又去查了案檔,在杜仲膠的研製圖解中,看到了差之不多的圖樣。”
貴婦交代差事是申時,眼下酉時三刻。
也就是說,小侍女隻用了一個時辰多一點的時間,便悄無聲息的查明了刑部押著四箱貨物為何物。
又托人從側方麵打聽了貨物的功用。對聽來的言語不放心,還去查詢實檔來印證。
辦事效率和認真程度可見一斑。
貴婦似乎早已習慣了小侍女的穩妥,眼睛看著燃燒的燭台,低語道:“清風,人才啊……留還是不留呢?”
婉兒低眉思量了一番,謹慎的說:“奴婢認為可以再看看,興許……”
“沒有興許!”貴婦轉眼間已做了決斷,原本柔媚虛散的眼神轉瞬間變得淩厲。
沉聲說:“他已被兩次刺殺,再經曆第三次也順理成章。”
“可是……濃縮藥物之法實屬奇術,一旦成功很可能遺澤萬世。如果我們能將此人招攬……”
“哼,事關李氏命數之轉變,陛下一定會緊緊的盯著,我們沒必要涉險。
世上能人萬千,隻要我們想,大可招攬精深藥理之才加以研究,最多多花些年月罷了。
既然是遺澤萬世之事,又何必急那一年半載。”
婉兒見貴婦主意已定,便不再言語,動作輕柔麻利的收攏起桌麵上墨跡已然晾幹的記錄。
起身正要拿去歸檔,便聽貴婦不鹹不淡的吐出一句:“燒了吧。”
“是。”婉兒額首,腳步輕盈的轉去後殿。
一陣熙索的腳步聲自窗外回廊間響起,接著一個小太監的聲音打門外響起:“稟皇後娘娘,陛下正在前來清寧宮的路上。”
“知道了。”貴婦麵色沒有任何情緒,語氣中卻滿是喜悅。
待窗外腳步聲遠去,對著空氣語氣冰冷淡薄的說:“梅,交與你了。”
“是!”幔帳後陰暗處的一道身影微微行禮,隨後悄無聲息的消失不見。
貴婦閉目涵養了兩秒,睜開眼起身的時候,已經榮光滿麵喜意盎然。
揚聲吩咐:“開中門,隨我接駕。”
“是~”
一眾應和聲自宮殿各個角落響起,不多時七八名太監十幾名宮女齊齊出現在清寧宮內門外,各司其職眾星捧月般圍攏在皇後娘娘周圍。
一個個麵帶喜意和期盼,看著大門外兩盞愈來愈近的照路宮燈。
————
張文仲府內大堂,此刻正熱鬧異常。
宮中回來後,老張同誌實在壓不住心中的欣喜,一口氣發出了十幾道帖子,將洛陽交好的醫者同道全都邀請至府中。
一方麵是分享喜悅,一方麵是集眾人所長,幫助武卓。
畢竟皇帝委任差事容易,但要把差事辦好卻很難。
研究濃縮藥物之法,表述起來容易,但執行起來是何其龐大的工程。
就算有皇帝和內庫的支持,也不是武卓一人或是幾個人就能辦好的。
而且,能夠分擔之人,必須在醫理藥理方麵有所建樹。不然找的再多,也隻是多了些吃白飯的罷了。
客人陸續到來,其中大半武卓都在王祿恩出殯那天見過。
尤其是幾個同輩,基本都參加了送葬。
趁著客人一個一個到來,張文仲正式的介紹了眾人與武卓認識。
待大家到齊後,又詳細的講述了武卓到洛陽後,經手的兩例危重醫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