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當冷漠遇到溫暖(2 / 2)

武卓聞言用力將半鍬土揚向房頂上的火苗,但多半散到地上,剩下那麼一點揚上去的,還沒落準地方。

此時荷和阿茶已經上到房頂,不斷把燒起來的瓦片踢下。

楊安達在花門處大鍬大鍬的鏟土,幾下就把一段遊廊邊燒起來的地方掩住。

就連有傷在身的梅也披著衣服起來,將被褥打濕後蓋住燒起來的地方。

武卓一看這個法子好,反身跑回屋,抱起床上的被褥一股腦的塞進院子當間臥著的大水缸裏。

正猶豫著往哪兒蓋呢,外麵街麵上遠遠近近的吆喝聲、哨子聲、梆子聲已經響成了一片。

接著,周圍的鄰居、坊丁、大戶人家的家丁,還有安國寺的僧眾,一幫幫一群群的人拎著各式各樣的家夥什兒不斷湧進來。

不多時,前中後三個院子裏、房頂上、遊廊上,牆垛上滿是人影。

武卓哪見過這架勢啊,傻愣愣的看了一陣,手裏打濕的褥子被人接走都沒反應過來。

人多力量大,陸續趕到的二三百號人一起動作起來,等武卓回過神的時候,所有明火已經被全部撲滅。隻剩下邊邊角角各處,不斷升騰的白煙還在不住的揮散。

“傷到人沒有,傷到人沒有?”年過半百的坊正前院兒後院問了一圈兒,確定沒有人受傷後,招呼大家一起動手收拾殘局。

武卓看著四周男男女女,有老有少的一張張陌生的麵孔,胸中一股滾燙的熱流翻滾不散。

鼻子一聲發酸,居然抑製不住的有些想哭。

不是心疼院子被燒的麵目全非,而是感動,滿心的感動。

自莫名其妙的來到大唐成為武清風,也有一段時間了。雖然他一直在努力的適應和融入,但骨子裏始終和所有事物都保持著一定的距離。

畢竟身為一個現代人,無論是思想、見識,還是看待事物的方式,都與所有接觸到的人,有著本質的區別。

對上長公主、國公爺,接觸過的其他人,看到的普通人,甚至是麵對皇帝的時候,他會謹慎、會裝傻充愣、會努力迎合。

但說到底,他隻是在小心的扮演著“武清風”這個角色。

至於靈魂中的本我,從來沒把自己當成眼下這個社會中的一份子。

但是今天,就在此刻,一切似乎都有些不同了。

武卓在沒有成為武清風之前,所處的社會無疑是冷漠的。

好人好事和奉獻不缺,但大多都在媒體口中和在網絡上。但凡有“英雄”出現,必然讚揚無數,點讚百萬。

但是,絕大多數人,包括武卓在內,也僅僅是感慨兩聲,或是雙擊獻出一顆不花一分錢的紅心而已。

武卓本身也是一個冷漠的人,他曾經在夜跑時眼見著一個男人突發急症倒下,而沒有停下腳步。

原因很簡單,當時四下無人,出現“誤會”時很難澄清。而且他沒有醫師證,一旦救護失誤,擔心撇不清幹係。

他甚至明明帶著手機,卻連120都沒有撥。

因為擔心事後會有人會問他,身為一名臨床醫學專業的碩士研究生,遇到急症病患為什麼僅僅隻是打一通電話,而沒有做更多的事情。

現實就是這樣,可能很多人都有一顆善良的心。但是顧慮太多,擔心太多,無奈也太多。

所以,隻能選擇冷漠。

回憶著過往,在看著視野中一張張幾乎完全陌生的臉,他們沒有一個人和武卓有交情,甚至完全連麵都沒有碰到過。

既然大家沒什麼交情,聽到火訊完全可以關著門蒙頭睡覺。

最多第二天被人問起時,不要意思的說一句:“睡的太死,沒聽到。”

但是,這些人沒有那麼做,而是卻出現在了這裏。絕大多數人衣服都沒有穿戴整齊,甚至還有人打著赤腳。

不矯情的說,這一刻武卓切切實實的感受到了溫暖。一股來幾百號陌生人給予的,強烈的溫暖。

武卓正暗自感慨的時候,坊正走到武卓麵前。

看著眼前似乎驚嚇過度,有些傻愣愣的半大小子,小聲安慰道:“小武醫正啊,別擔心,放火的壞種肯定跑不了。人手老夫已經撒出去了。

咱今兒不把人給揪出來,坊門還不開了!”

仿佛故意配合坊正的話一般,後院方向猛地響起一聲:“別跑!前麵的,把那小子按住!”

這一嗓子喊出來,很快有人分辨出是後街方向。

一幫人呼號著衝出大門幫忙截人,還有十來個在房頂清餘火的輕壯直接跳了出去,加入緝拿追擊的行列。

多說兩分鍾過去,東麵稍微遠些的位置,響起了一陣亂糟糟的喝罵。

接著,有人吼了一嗓子:“別打啦,停手!再打打死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