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州、隰州這麼快就能夠動起來,有點出乎我的預料,而且戰果比我想象中要大得多了。”
“既然這番已經打下了陰地關北部的城寨,索性就在晉陽西南紮下根,進一步壓縮偽漢軍隊的活動區域。你回去後先北上麵見晉州楊節帥,把我的想法傳給楊節帥和李刺史。”
“是,”梁小乙領命回道:“那我們潞州呢,要不要也出兵策應晉州、隰州,如果有三州同時出兵的話,偽漢想必會顧此失彼。”
李守節想了想,還是拒絕了梁小乙的提議。
“潞州暫時還不能動,不過倒是可以派出人馬潛入遼州一帶,以待時機。潞州要是出兵的話,恐怕遼人也會出手的,一定要做好完全的準備,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則一擊致命。”
……
夜裏,延州節度使李萬全在府衙宴請延州蕃帥以及李守節一行人。
隨著延州榷場的興辦,越來越多的蕃部向延州派出了信使,希望能夠加入榷場。
對此,李萬全申明隻要遵守律令,延州榷場對所有人開放,因此此番前來參加宴會的蕃部首領翻了一倍不止。
這些蕃部中,像司家族這種大的蕃部族帳有千餘,勢力強大,而小的蕃部卻隻有百餘帳,相差懸殊。
但是延州節度使李萬全遵循李守節的建議一視同仁,全部延請到位,宴會上賓主盡歡。
可以預測不久後,延州的蕃部隻要不是對漢人成見太深的話,應該都會加入延州榷場,西北的火種算是種下了。
按照預定的日子,李守節還是沒有等到彰武軍前往夏州的人馬返回,在忐忑不安中他又等待了三四日。
終於在九月十八日,李守節抵達延州半個月後,前往夏州的彰武軍返回了延州城,同來的還有夏州節度使的親軍一行十五人。
鄭繼隆一行人被安排到了延州的館驛裏去,而彰武軍的都頭則被李萬全喚進了府衙。
彰武軍節度使府。
節度使李萬全朝著手下都頭問道:“你等前去夏州為何花費這多時間,可是遇到了什麼問題?”
都頭向李萬全拱手稟報道:“啟稟節帥,我等一到夏州,便等了兩日才見到了定難軍的李節帥,之後又過了兩日李節帥方才回了一封書信,打發了鄭指揮使同我等南下。”
說著都頭拿出了衣服裏的信封,上前遞給了李萬全。
李萬全接過信封,衝著李守節喊道:“賢侄,你來看看。”
李守節沒有推脫,直接取出了書信,查看一番。
“這定難軍節度使李節帥在信上並沒有說別的,隻是說他派了手下陪同我等北上,到時候以免有的蕃部膽大包天,敢襲擊東京使臣。”
“這個李彝殷確實傲慢,字裏行間表示著他對銀夏五州的統治牢不可破。”李守節如是想道。
打發了彰武軍的都頭下去休息,李萬全對著李守節說道:“定難軍的李彝殷可不會這麼好心,他之前一直看不上府州,後來還因為府州升了永安軍,心裏不能接受,派兵阻斷了府州南下東京的道路。”
“因此此人多半是為了監視賢侄而派來了十幾人,所謂的護送,隻是嘴上說得好聽罷了。”
李守節笑道:“李伯父。這銀夏之地本來就是羈縻州,蕃部眾多,他李彝殷既然願意派人護送我,從這方麵來講他也是做了一件好事。至於其他的事,他能不能達到目的還兩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