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陽掃見揚程的小動作,見其看向方偉明的課本,以為對方有了醒悟,用心聽講,心頭的怒火也減少了很多。
他假裝沒有看到揚程的小動作,繼續講解課文。
揚程見到方偉明豎起來的書本裏麵夾帶著一本比課本小上一半的縮小版漫畫《天子傳奇之李世民》,正看得津津有味。
揚程那好看的嘴角忍不住微微揚了揚,他也不出聲舉報,隻是朝課本右上角仔細望了過去。
“語文,高二上冊,第二單元。”
看書的厚度大概有三分之一,他便大概猜到如今的時間——1998年下半年。
他一邊聽著朱高陽洋洋灑灑地講論著課文,一邊根據記憶回憶過去高中時的點點滴滴,可惜因為時隔太久,記憶十分模糊。
大概站了十幾分鍾,朱高陽剛好把整篇課文講完,便開始提出問題讓學生們思考。
“哪位同學能夠概況一下魯迅先生寫的這篇《紀念劉和珍君》的中心思想是什麼?”
說完,他便環顧四周,特別是朝著他看好的幾位語文尖子生望了過去。
隨後,整個教室便開始響起翻書聲和小聲的討論。
揚程聽完朱高陽的提問,也跟著陷入了思考。
突然,他發現一個讓他十分吃驚的現象,忍不住輕喊了聲“啊!”
隨後他便立即捂住嘴巴,小心翼翼地朝朱高陽望了過去,此時他臉上的表情就像一位考生在考場上作弊動作太大驚擾到監考老師般。
朱高陽臉上稍稍不滿地朝揚程瞪了一眼,隨後便不再理會,繼續環視學生。
揚程深深地吐了口氣,一副大難不死逃過一劫的樣子。
他左右望了望,作弊帶來的快感讓他那好看的嘴角再次上揚,於是他便輕聲說:“朱老師,我能回答嗎?”
朱高陽好奇地朝揚程望了一眼,然後淡淡地說:“那你說吧!”
揚程扯了扯嗓子,便開始抑揚頓挫地說:“綜觀全文的思想意義是:魯迅在本文中通過對劉和珍等死難烈士的悼念,深刻地揭露了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相勾結屠殺愛國群眾的滔天罪行’,有力地痛斥了幫凶文人的卑鄙行徑,熱情地頌揚了中國婦女的勇毅不屈精神,激勵革命者繼續戰鬥。
因此,本文不是一般的悼念文章,而是歌頌“為了中國而死的中國青年”的悲壯戰歌,是討伐帝國主義者及其走狗的戰鬥檄文,也是鼓舞青年奮勇鬥爭的革命號角。在段祺瑞反動政府的通緝聲中,魯迅不怕犧性,堅決站在愛國群眾一邊,以最大的悲憤寫了本文和有關“三·一八”慘案的一係列雜文,揭露反動派的下劣凶殘,鼓舞革命群眾進行鬥爭,發揮了巨大的戰鬥作用。”
揚程說完,然後朝一臉發愣的朱高陽望了過去,惡趣味地問:“朱老師,我說得對嗎?”
回過神來的朱高陽咽了咽喉嚨,隨後放下手中的教科書,雙手興奮地拍打起來,說:“同學們,揚程同學說得太好了,他概況得不單單全麵而且還深入剖析了整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可以說他把整篇文章都讀透,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送給他。”
接著,教室裏響起了一片熱烈的掌聲。
揚程心裏暗暗得意,坦然地接受著來自同學與老師的熱情與讚賞。
掌聲過後,朱高陽臉上的怒氣早就拋到九霄雲外,望向揚程的眼睛似乎有了更深層次的期待。
過了不久,他便讓揚程回到了座位。
而揚程則在同學們敬佩的眼神中瀟灑地回到了座位。
此時,窗外的陽光剛好照在揚程那英俊的臉上,劍眉星目,高挺的鼻梁,性感的嘴角微微上揚,配著他那輪角分明的國字臉,仿佛閃著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