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本朗讀會這玩意兒主要意義就是糾錯,就是演員們聚在一起讀劇本,發現哪裏有問題就改。
這種劇本朗讀會能增強演出者對劇本的理解,因為編劇在創作的時候隻是以文字形式表現出來了,但是要用影像資料表現的時候就有可能詞不達意,所以導演或者編劇會糾正演員讀錯的邏輯重音,也能讓演員對台詞提出疑問並得到解答。
同時,劇作者位於上帝視角,很難把自己代入到每一個角色的立場去思考問題,在這一點上演員就比較有優勢,因為他們可以專注於自己要飾演的角色,有時候能發現劇作者也沒有留意達到的東西。
當然,還能糾正其他的小毛病,比如讀音錯誤、用典錯誤、曆史知識錯誤等等小問題。
耿樂有一次接受采訪的時候就說,江文在拍《陽光燦爛的日子》的時候就是先把演員們叫到一起讀劇本,一遍一遍地讀,等到真正拍的時候就自然而然的接上了。
電影《逃離德黑蘭》幾個主角要偽裝身份逃走的時候,特工就讓他們一遍遍地讀自己的身份內容,隻有讀的滾瓜爛熟了,你才能真正成為你要“扮演的人”。要知道,這部電影可是真實事件改編的,曆史上真實的外交人員麵臨的都是生死危機,一個不小心說不定小命就沒了,在這種情況下你敢不認真讀劇本?
所以名義上這是一個劇本朗讀會,但其實這麼長的劇本一次會議也是不太夠的,更何況臨時請來的女主角同誌之前一次劇本都沒看過,更是憑空增加了難度。
最後,在一個星期裏麵大家聚在一起開了接近五次劇本朗讀會,大家就是一遍遍地讀台詞。相當於不開機從頭到尾演一遍。
一開始大家還挺新鮮的,到了後來,他們隻覺得疲憊。但是作為專業演員,也都是知道這個東西的意義的,所以也就一直來兢兢業業地完成了。
這幾天下來,其他的東西不說,演員之間的關係確實是好了很多。
李載彬已經能開金廷恩的玩笑了。
“廷恩,你知道你的名字很大眾嗎?”
“……還好吧,我還沒遇到跟我同名的人過誒。”
“過幾年你就會知道了。”
某個目前還叫樸銀的小胖子現在可能還在伯爾尼的家裏聽樂團給他演奏曲目呢。家裏人把他保護的很好,南邊的人不清楚也很正常。
不過沒關係,等2010年以後,全體H國人,甚至全世界的人都會知道這個地表最強80後的名字了。
三天之後,《家族榮譽》正式開機。
開機地點跟上次李載彬在《光複節特赦》時候見到的一樣,一個香案上什麼瓜果豬羊的東西都備齊了,左右擺著嬰兒手臂一般粗的大蠟燭,中間則是三根長香。下麵的每個人手裏還有三根短香。
這些都是講究,越大的劇組越講究這個。雖然《家族榮譽》成本很低,但是泰源娛樂寄予厚望,在這種不需要的地方風頭做得很足,未必是封建迷信,但圈裏人就是圖個彩頭。
一切的東西都和上次李載彬經曆過的差不多,唯一不一樣的就是李載彬的站位,上一次他是站在演員列的最邊上,被前麵的人擋著連桌子上那老大一頭豬都看不見。這一次他站在鄭泰源三人之後的第二排,連烤乳豬的香味都能聞得一清二楚,甚至隻要他想,走兩步舌頭就能舔到豬皮了,地位蹭蹭往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