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頓殺青飯吃的算是不鹹不淡吧,李載彬這段時間也吃了不少殺青飯了,心理上已經是一個劇組老人了,對著殺青飯已經沒有第一次那麼不知所措了。
連李載彬這種新人都這樣了,那其他在各大劇組裏混了至少十年以上的老前輩們,就更沒什麼感覺了,隻會覺得跟某個親戚家的孩子結婚了請你去吃一頓飯一樣。也是真難為他們之前對鄭泰源的話回應的這麼熱烈了。
都是為了生活!
吃完飯,劇組的人就地休息了一晚,第二天就開拔回漢城了。
住宿費和回去的車票當然也是劇組出的,這趟回去之後,這支泰源娛樂臨時組建起來的劇組也就正式解散了,除非電影票房大賣,那樣製作方可能還會給他們包一個白包【1】。
除此之外,他們可能就再也不會有聯係了。
李載彬當天晚上並沒有跟劇組一起到賓館睡,而是回到了自己在麗水的老家。
李載彬的老家在麗水中部文水洞的傳統韓屋區,離突山大橋和大海都比較遠,這裏是傳統的富人區,周圍住的都是麗水的高層人物、達官顯貴。
這裏的房價也不是說普通人買不起,而是很多人連買的資格都沒有。
麗水的房價和漢城不一樣,一般而言漢城是越靠近水(漢江)的房價越高,而麗水是越靠近水(朝鮮海峽)的地方房價越低。
因為麗水是一個沿海城市,並且經常受到自然災害的影響,自古以來住在海邊的就是靠海吃海的漁民,房子也是那種隨手搭建的簡陋房子,就算被毀壞了也不心疼。
但是近代以來,特別是日帝強占朝鮮半島以來,麗水的自然條件被發掘出來,天然深水區加上平坦的地形,成為建設港口的黃金地區,日治時期全羅道南部對接RB的母港就是麗水港,因此麗水的海運業和走私業務都比周邊地區發達得多,鐵路公路等社會間接資本也都在總督府的控製下充分投資到這裏。
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和韓國經濟發生“漢江奇跡”,在樸正熙的領導下全國經濟發展模式變為出口主導型經濟,於是麗水在曆史條件和現實驅動之下繼續發展出口業務,所以現在海邊的居民也大部分是漁民和產業工人群體,房價比之市內要低很多。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麗水被分為了兩個城市,文水洞等中部傳統地區的韓屋林立和現代科技交相輝映,霓虹燈下的酒吧和旁邊的高檔百貨市場定義了一個港口旅遊城市的富裕的麗水。
而位於南部的麗水碼頭和位於北部的麗水工業園區,把中部的富裕地區完全包圍。在這兩個地方,一千韓元就能飽餐一頓的工人快餐廳、兩千韓元就能買到一條剛從海裏打撈上來的新鮮青花魚、夾雜著來自各個地區口音的便宜“理發店”、日夜不息地往返於碼頭和工廠的巴士,這些東西定義了一個與文水洞等地區完全割裂了的工農社區,一個無產階級的麗水。
對於這個複雜的麗水不甚了解的某個虛假的麗水人,正在坐著一輛夜間出租車,前往自己度過了三年高中生涯的家。
“顧客nim【2】,聽你的口音是漢城人吧?你這麼晚了是要回文水洞的賓館啊?”
“不是,我是麗水人。”
“哎一古,原來是我們麗水的大帥哥啊,那這次回來就是探親咯?住在文水洞,顧客nim你的家庭條件真不錯啊!”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