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需要群演當觀眾的戲份拍完了,就要拍攝劇場裏沒人的戲份了。
劇場無人的兩場戲,前一場還算簡單,是智蕙和秀景一起去見尚民時候的情景,那時候智蕙就已經喜歡上尚民了,但是因為自己的好朋友很喜歡他,智蕙就什麼都不敢說出口。
這場戲隻需要孫藝珍表現出自己的默默喜歡就行了,李載彬更簡單,裝作不認識的樣子無視孫藝珍就好。
這種簡單的戲份自然是過得很快的。
但是另一場就不太簡單了,那就是李載彬在試鏡的時候吐槽過趙寅成的戲份,那場智蕙在發現尚民是自己有傘還過來陪自己淋雨,然後帶上傘卻也不撐開,去劇場找尚民的戲份。
這場戲是非常重要的情感轉折點,兩人的感情都如同火山爆發一般噴湧而出。
這場戲的情緒波動之激烈,本應該是本劇少有的、除了結尾給智蕙綁項鏈之外,趙寅成可以展現實力的戲份,但很顯然他並沒有做得很好。
其實趙寅成的演技不能說有多差吧,但是誰叫他碰上了兩個新生期的大佬,曹承佑和孫藝珍後世不知道拿了幾個影帝影後。雖然現在他們還很青澀,但是和趙寅成的演技一比,已經是實力初顯了。
想必原本的郭在容在剪輯的時候也是很苦惱吧,畢竟運氣好挑到曹承佑和孫藝珍這麼好的演員,但是又運氣不好地挑到趙寅成這樣的對手戲演員。
苦惱之後,也隻能把2002年現代的時間線上的戲份刪減了很多,現代部分快速略過,甚至有一個叫樸錫佑的配角戲份完全刪掉了,《假如愛有天意》就成為了一部以孫藝珍-曹承佑敘事為中心的愛情電影,甚至趙寅成方事先都不知道這件事。
趙寅成方麵還是在試映會上看過電影之後才知道的被刪成了“配角戲份”的真相,對蛋影業表示了強烈的不滿後也無力改變已經確定好的事實,於是他方麵要求把趙寅成改成“友情出演”,而不是“共同主演”。
但是蛋影業以宣傳為理由拒絕了這一要求,因為這個時候的趙寅成正因為帥氣的形象而身價飆升,是吸引票房的主力軍。
於是上映之後,電影的三名主演中,孫藝珍因為完美消化一人分飾兩角而使演技得到業內認可,大眾性不足的曹承佑也獲得了比較廣泛的知名度。隻有最有名氣的趙寅成,因為在電影中表現出的蹩腳演技被罵還不夠,在因為演技差而被大量剪輯的事情爆出後還要被觀眾嘲笑,可以說是整部電影的最大輸家。
有人評價說,這是一部為了去看趙寅成而被曹承佑迷住的電影。
但是現在換成李載彬了,那事情就沒有那麼糟了。
至少現在滿臉笑容的郭在容是不會知道自己本來應當承受的苦惱的。
服裝組給孫藝珍換好淋濕的衣服後,還把她的頭發也弄濕了。
換衣服的時候孫藝珍就在醞釀感情了,等她走出來李載彬見到她的時候,感覺看到的就不是孫藝珍了,而是眼中充滿愛意的智蕙。
李載彬的眼神有點躲閃,這麼熾烈的眼神,他還是第一次在別人的眼中見到,特別是這個眼神還是一直投射在自己身上,這種感覺就更奇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