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青龍電影獎(1 / 2)

本屆2002年的第23屆青龍電影獎總體來說還是挺順利的,除了一件事……

李滄東拒絕出席青龍電影獎活動。

去年,也就是2001年李滄東帶頭簽署了一份《反對朝鮮日報的電影人宣言》,宣布以後不再參加《朝鮮日報》主辦的青龍電影獎。

今年的《綠洲》是李滄東在簽署那份宣言書之後的第一部作品。

全韓電影人早有預料李滄東並不會過來的,但是當各大媒體記者以及明星導演們,真的在電影節開幕還是沒有看到《綠洲》劇組之後,所有人都在內心感慨——這個大佬真的太剛了!

至於李滄東為什麼不參加青龍電影節,就要從青龍獎的主辦方說起了。

青龍電影獎在1963年成立之初,就是由《朝鮮日報》主辦的,第一屆青龍電影獎的委員長吳英鎮就是《朝鮮日報》的高層。

在1974年因為《電影法》被修訂後強製實行屏幕配給製,同時各大電影公司被攤派生產任務。

於是韓國電影質量一路下滑,爛片橫行,根本競爭不過同時期的港片和好萊塢電影。

於是1974年開始青龍獎停辦,一直到1990年複辦,還是由《朝鮮體育》連同《朝鮮日報》共同主辦。

而《朝鮮日報》成立於1920年,是韓國資格最老的媒體之一,也是韓國第一份發行了3萬期的報紙。屬於天塌下來也不會說進步派好話的鐵杆保守派,且主張對華強硬。

那李滄東呢?

從小因為屬於“理想主義左派”的父親的“照顧”之下,李滄東的童年生活一直都很窮困潦倒,隻有母親通過縫補韓服貼補家用,才養活了家裏六個孩子。

雖然家庭貧困,但是李滄東出身的晉城李氏是安東地區數一數二的兩班家族,地位尊貴,所以其從小接受的教育以及優良的家風對李家的孩子影響很大。

更何況在李滄東青年時,親身經曆了光州的民主運動。於是他這一生就跟左派進步思想分不開了。

在著名的光頭運動中,李滄東就是和薑帝圭、金基德幾個人跟在林權澤後麵扛旗的。

一個鐵杆保守派,一個激進運動派,怎麼也尿不到一個壺裏。

且不說兩方的立場問題,也不說李滄東去年簽署的宣言書,就說今年以來“朝中東”一係列媒體對於“米軍開坦克碾壓女高中生”這件事情上的惡臭言論。

李滄東不出席青龍電影獎也就成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

但怎麼說李滄東都是電影圈超級大腕,就算他不來話題度也全在他的身上。

於是盛裝出席的明星們,包括李載彬在內,都被這些媒體赤果果地無視了,除了一些新人記者拍了幾張照片準備應付交差,老人們都懶得看紅毯上爭奇鬥豔的妖精們了。

“嘖嘖,李導演nim的影響力還真是大啊,都沒有記者關心這屆頒獎典禮了。”

李載彬對著孫藝珍酸溜溜地說道,嚐試過當大明星的感覺之後,突然間又被眾人無視。

這個對比來得太過突然和強烈,以至於李載彬都有點掂量不清楚自己幾斤幾兩了。

“歐巴,在這種地方說話要小心一點啊,萬一別人傳出去說你不尊重前輩怎麼辦?”

孫藝珍一說李載彬倒也反應過來,馬上換了個話題:“藝珍你晚飯沒吃嗎?等一會兒頒獎的時候餓了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