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認衣不認人(1 / 2)

汪綱聽到此刻終於忍不住了,臉色微沉的冷哼一聲,“好了!”

丁文升見府台大人冷哼麵沉,當即心中一跳馬上閉嘴,再次規規矩矩地站在一旁,圍觀眾人也安靜下來。

“你說劉全威逼曲晴兒,可有完整訴狀遞上府衙,又可有物證、人證?”

丁文升聞言一愣,隨即頭冒冷汗喃喃道:“不曾有。”

汪綱再次冷哼一聲,“你說趙與莒是宗室敗類,可知近日修繕府城的石灰之法正是他所獻,本官已將此功上奏了朝廷。”

隨即他麵如寒霜,厲聲斥責,“無人證物證僅靠推測,是為誣告,不知深淺折辱宗室有功者,是為誹謗。”

丁文升聞言麵色驚慌,他到此時也不怕丟麵子了,衝趙與莒欠身連連拱手作揖,“小弟孟浪了,在此給與莒兄賠不是了。”

但他仍然抱著一絲希望,轉過身麵露期冀神色道:“府台大人,學生知錯,實不應隨意貶低與莒兄,但那劉全之事,學生相信必有不法,懇請大人明察。”說罷躬身一揖到地。

汪綱聞言搓捏著胡須並未出聲。

倒是此次送別宴的主角王爚此時起身衝汪綱行了一禮,“府台大人可否容下官說一句。”

汪綱唔了一聲,“伯晦但說無妨。”隨即王爚目光灼灼地看著丁太升,“你可知這劉全乃是剛剛被起複的浙東轉運使劉大人的本家侄兒?你還要再告嗎?”

丁文升聞言麵色慘白,搖頭不語。

王爚隨即斥責道:“如若你還要告,即使是你推斷所想,也說明你心中有正氣,對那晴兒姑娘也確有感情,本官亦會促成查探此事,但你一聽對方長輩為高官顯貴便打了退堂鼓,亦不過沽名釣譽之徒罷了。”

倒是劉全此時一臉驚訝,看著王爚,猶豫了半天才鼓起勇氣小聲道:“大人說我阿叔起複了?這是何時的事情?”

王爚麵色稍緩,看了他一眼,“我兩日前從臨安出發時剛頒布,此時令叔的家信隻怕也該到了。”

圍觀學子本來群情激憤,見丁文升果然打了退堂鼓,又聞聽王爚的犀利言語,一時間眾人也都訕訕。

趙與莒看見麵無人色的丁文升心中舒暢,聯想他多次前倨後恭的表現不禁將前世清末進士文映江所作《詠針》誦念出聲:百煉千錘一根針,一顛一倒布上行;眼晴長在屁股上,隻認衣冠不認人。

王爚聞言輕笑出聲,汪綱更是不住地捏須點頭微笑,圍觀眾人見此詩既緩和了氣氛又譏諷的有趣,也都大笑出聲。

再看丁文升此時早已羞紅了臉,匆匆行了個禮,以袖掩麵狼狽遁逃。

待丁文升離開後,旁邊一直旁觀的明德先生對劉全這個人得出來和趙與莒相同的結論,他站起身對圍觀的諸學子一頓批評,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妒忌蒙心,難見德行。

眾學子紛紛羞愧拱手衝劉全道歉,劉全又漲紅著臉連忙說無妨。

劉全和趙與莒被汪綱出言留下,其眾人漸漸散去,表兄全禮貴臨走前衝趙與莒投來鼓勵羨慕的目光,全芷賢則撅著嘴對趙與莒大出風頭十分不滿。

劉全入座一副緊張急促的樣子,與旁邊沉穩的趙與莒形成鮮明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