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北上渡淮河(1 / 2)

應純之聞言,咬了咬嘴唇,聲音沙啞道:“既如此,武衛軍前軍、左軍暫歸沂王調遣。”

賈涉連忙接著道:“吾麾下忠義後軍也交由沂王調遣。”

趙與莒聞言大喜,此事成了!

在耐著性子聽完應純之的淳淳囑咐後,趙與莒跟著羅利明和楊妙真一同告辭下去準備出兵事宜。

隻剩賈應二人的雅間霎時安靜了下來,應純之苦澀地笑了笑,“即使沂王頂在前麵,但此戰無論勝敗,我等同意派兵一事總是清楚的,此事之後我等恐再無邊境統兵的機會了。”

賈涉詭譎一笑,“那可未必。”隨即哈哈一樂,“我身體隻怕也撐不到那時了,隻是拖了你下水。”

應純之看著賈涉的表情,隨即似想到了什麼,麵色大變,接著又搖了搖頭,“唉,隻怕此事之後,沂王也難了。”

...

趙與莒和楊羅二人分頭召集兵馬準備出發,張林叛宋降金一事,城中豪門貴家都已通過各種渠道獲知了。

望著仍然喧鬧繁華的楚州夜景,趙與莒對身後董宋臣歎道:“也不知我做的對嗎?”

董宋臣這次沒敢再拍馬屁,他恭謹地躬身沉默以對,趙與莒見狀輕歎一聲。

一個時辰後,趙與莒帶著自己手下近百甲士,往城北五裏處趕去與大軍彙合。

此時城北五裏處,武衛前、左軍共計一萬餘人,忠義後軍有四千多人左右,楊妙真還帶著隨自己征戰多年的一票侍衛親兵而來,都是女兵。

此時雖是黑夜,但眾軍高舉火把,刀槍聳立,近一萬五千人此時寂然肅立,隻有火花崩裂的刺啦聲和馬匹不耐的嘶哼。

趙與莒遠遠瞧見十分滿意,看起來應賈二公還是給力,派來的確實都是精兵強將。

隨著大軍映入眼簾,片刻便有兩隊騎兵迎麵向趙與莒奔來。

頭前那隊騎兵為首一將四十歲左右年紀,身穿製式山文甲,腰挎兩把鐵鐧,右手持馬槊,提在腰間隨時可以挺槊衝鋒,馬鞍旁掛著的弓箭隨著奔跑起伏發出金鐵撞擊之聲。

後麵的為首騎將則是楊妙真,此時也全副武裝,她身後忠義軍眾騎皆頭戴兜鍪,身穿山文甲,左腰係長首直刀,手持長槍自然垂在馬頭側邊。

“末將武衛軍副都統卞整,見過沂王。”頭前那位騎將在馬上微微躬身道。

此時楊妙真也趕到近前,馬上微微抱拳頷首,“四娘子見過沂王。”,她身後一年輕將領也抱拳行禮道:”忠義軍後軍統製時青見過沂王。”

趙與莒一一抱拳回禮,麵色一正,沒說什麼慷慨之語,隻是淡淡道:“如今事急,傳令全軍,急渡淮水。”說完後深深躬身一禮,“拜托諸位了。”

“喏!”幾人在馬上抱拳領命,隨即一拉韁繩,調轉馬頭飛奔而去。

大軍緩緩向北開動,趙與莒帶著李達李俟正等人連忙跟上,如同一朵浪花入海一般,融入大軍中間。

大軍連夜行進,到夜半時分,趙與莒下達了安營休息的命令。

聽到命令後的卞整從大軍前部驅馬而來,在馬上抱拳行禮後疑惑道:

“沂王為何此時下令休息,再有個一時半刻,必能看到李全大軍蹤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