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叛軍的末日(1 / 2)

不得不說,史彌遠一力主張和蒙古保持好關係的外交國策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這場局部會戰的走向。

遠交近攻的外交手段確實在幾千年的曆史中被證明了是一條比較正確的道路。

連趙與莒此時也不得不承認,在蒙古與大宋有更多直接衝突前,或者換句話說在金國還沒被滅掉之前,二者之間保持和平對雙方都是有利的。

而對木華黎能如此快速地作出先行攻金的決定,說實話趙與莒是有些佩服的,這確實是對蒙古最有利的決斷,也可以看出木華黎這人做事幹脆果決。

木華黎此時也很驚訝,在他開始攻擊金軍的瞬間,他發現軍寨內的宋軍指揮官瞬間下了決斷,要趁機將軍寨外的那支宋國叛軍吃掉。

“宋軍的軍寨是誰在指揮?”他扭身衝史天澤問道。

“名義上是宋國的沂王,但更可能實際上是武衛軍的副都統卞整。”

木華黎聞言直接忽略了史天澤的後半句話,一個武衛軍副都統是不可能讓張林和彭義斌沒有二話地這般配合著行動的,他皺了皺眉頭望向軍寨方向,輕聲自語道:“宋國的宗室?”

...

此時的軍寨大門洞開,趙與莒親自率領著卞整手下全部武衛軍八千人從寨門處列陣而出,同時在李全部隊後側的時青配合著緩緩向李全部壓上。

不遠處的彭義斌的軍隊集結完畢後快速向時青靠攏,張林也緩緩遠離金國和蒙古的戰場,往這邊趕來。

李全此時心裏有句MMP不知該不該說,海州之戰的局勢一再轉變,隨著幾方勢力不斷地加入,變成了自己被圍攻的局麵。

他回頭望了望海州城的城牆,心中後悔自己太托大了,仗著和蒙古綱達成了協議就施施然地從海州城裏走了出來,誰能想到半路會殺出蒙古人。

但此時後悔也無用,他怒瞪著前方武衛軍中軍打出的帥旗:楚州防禦使趙,咬牙切齒地低喝道:”趙貴誠,你辱我太甚!”

安坐在武衛軍中軍的趙與莒此刻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經讓李全上了頭,如果知道李全那番自我推斷,他一定會捧腹大笑,並淡淡地對李全說一聲:“你們這夫妻關係實在不咋地,毫無信任可言,趁早和離了吧。”

好在李全這次沒有失去理智,謹慎地擺好防禦姿態,他此次將海州城內的兩萬精銳都帶了出來,取勝或許困難,但趁機突圍他自信還是有機會的。

卞整和時青幾乎是同時發起了攻勢,李全手下的重甲士兵很多,持盾舉槍組成一道密不透風的防線。

武衛軍一時難以突破,盾牆後的長槍有節奏地一收一捅,無聲但快速地收割著武衛軍士兵的生命。

趙與莒見狀惱怒地低喝一聲,“誤國!這等好裝備偏偏給了李全這等人,也不知道史相公怎麼想的!”

旁邊的李達聞言麵色一變,連忙輕咳一聲提醒趙與莒慎言。

趙與莒也反應了過來,扭頭看了一眼旁邊的卞整,卞整麵色不變好似沒有聽見趙與莒說話一般,眯著眼睛聚精會神地看著前方戰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