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少小須勤學,文章可立身;滿朝朱紫貴,盡是讀書人。“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少小須勤學,文章可立身;滿朝朱紫貴,盡是讀書人。學問勤中得,螢窗萬卷書;三冬今足用,誰笑腹空虛。自小多才學,平生誌氣高別人懷寶劍,我有筆如刀。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將相本無種,男兒當強……………………詩酒琴棋客,風花雪月天;有名閑富貴,無事散神仙。道院迎仙客,書道隱相儒;庭裁棲鳳竹,池養化龍魚。春遊芳草地,夏賞綠荷池;秋飲黃花酒,冬吟白雪詩。”

好啊,好一個喬家稚兒,可稱之為神童不為過,杜坤兄既然讓我給喬玄太尉的所以起一個字,看杜坤兄所寫,喬立如今不過六七歲,又少時寫出一道神童詩,字幼師,孩童的啟蒙之詩,此詩一出,可謂是在文學上引起一番驚濤駭浪。”此時洛陽皇城之中的蔡府之中,蔡邕在書房裏拿著手中的書信開懷大笑的自言自語道;

書房外的一位下人好像早已經見怪不怪了,有時候蔡邕可能因為做了一首詩詞開心好幾天,就像這種發瘋的時候,下人們不用猜都知道肯定老爺又作了一首好的詩詞。

“父親,你又做了一首什麼詩?”這時一個八九歲左右白皙瓜子臉的女孩走進屋裏,女孩雖然還小,但是一看就是位美人坯子,一言一行落落大方,一看就是書香門第。

“是琰兒來了,來快過來看看。”

蔡邕聽到叫聲,一看是自己的女兒,連忙示意讓自己女兒來看看喬立作的這首神童詩。

對於自己女兒的天賦蔡邕也是非常的滿意,蔡邕老來得女,對於自己女兒更是非常的疼愛,而平常蔡邕最愛的就是教女兒這些詩詞歌賦。

如今蔡邕對於自己的女兒可是非常的滿意,才僅僅十歲偶爾也能做些詩詞,雖然難登大雅之堂,不過在過上幾年估計就會超過自己了,讓蔡邕如此有信心的還是因為蔡琰有著過目不忘的天賦,各種詩詞古文均在腦中銘記。

“琰兒,你來看看這首詩如何?”蔡邕指著桌子上的放著寫著神童詩的紙張說道;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少小須勤學,文章可立身;滿朝朱紫貴,盡是讀書人………………詩酒琴棋客,風花雪月天;有名閑富貴,無事散神仙。道院迎仙客,書道隱相儒;庭裁棲鳳竹,池養化龍魚。春遊芳草地,夏賞綠荷池;秋飲黃花酒,冬吟白雪詩。

爹,這是哪位有名的先生作的詩,詩詞字裏行間都有種讓人欲罷不能的感覺?好詩,真的是一首好詩爹,有時間你一定要帶女兒去拜訪一下這位大詩人,”蔡琰抱著蔡邕的手臂撒嬌的說道;

“這是你杜坤叔叔剛收的一個弟子,上課第二天被你杜坤叔訓了一頓不學無術,然後此子當場作出一首神童詩,而且這喬立比你還小四五歲。”蔡邕用手扶了扶自己的胡子說道;

第二天一早蔡邕就迫不及待的拿著杜坤寄來的信去了自己的老友哪裏,遇到了好的詩詞這些老學究就會圍在一起品鑒。

這下一石驚起三重浪,整個洛陽城都因為這首詩火爆起來了。

洛陽皇宮,乃是整個洛陽最繁華的地段,整個皇宮就獨獨占據了洛陽的十分之一左右,皇宮的早朝宮殿容納了三十多個官員,這些身穿官服的官員可謂是容納了整個大汗朝的權利中樞,早朝官員都相互竊竊私語,而隨著一位身穿龍袍一身華貴氣質的中年人從殿後的屏風走出,整個大殿之中瞬間寂靜無聲,這位就是大汗朝的漢靈帝劉宏,劉宏打著哈欠走動之間雖然有些虛浮,但是他一坐在九龍椅底下的官員都不敢直視。

“上朝。”

隨著一聲鴨嗓子的太監總管的一聲話語今天的朝會算是開始了,皇帝陛下他說下朝,大家就下朝,他說不下就算是餓著也等等著。

很快幾件大事就說完了,之後龍椅上麵的漢靈帝劉宏看了一圈滿意著點了點頭,大漢朝在自己的治理下也算是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啟稟陛下,據聞在梁國太尉喬玄之之喬立乃是一神通,從蔡邕大家哪裏最近流出來了一首詩火爆了整個洛陽,陛下何不招那神通喬立來洛陽一趟,也彰顯一下陛下的威儀。”其中的一位大臣劉黨從一旁站出向著漢靈帝舉薦道;

這純粹是拍馬屁,不過招喬立來洛陽自然也是好處多多,一能維護民心,二來可以代表這皇帝告訴下麵人,他大小事情都有著注意。三來能夠提升下良好名聲,古來君王皆是少不了禮賢下士,在史記之中均有記載。

“哦?喬太尉的孫子,是何詩,竟然能讓整個洛陽城都稱讚?”這下劉宏也被引出了興趣,在龍椅之上伸了伸自己慵懶的身子問道;

隨後這位大臣劉黨把神通詩又複述了一遍,果然引起了劉宏的稱讚。

“此詩甚好,沒想到我大漢朝竟然又出現了一位文學俊才,就按照劉卿家的意思,招喬玄太尉之孫入洛陽城受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