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榮聞言想了想,覺得有道理就同意了。
第二天徐宏偉提早出門,九點多鍾就帶著兩大箱的凍貨和一塑料袋的調味品回來。一進屋樂嗬嗬的說道:“媳婦,還真讓我猜對了,市裏批發市場那邊的東西比咱們鄉上便宜多了,扣除車票還能省下將近兩成的錢。”
“是嗎,那太好了,這下咱們就能賺的更多。”對於純粹是小本買賣的徐家鹵味來說,能省下一點點都是好的。
把東西都預備齊全的兩口子幹勁十足,當天李桂榮就又下廚鹵了一鍋鹵貨出來,第二天就裝箱備好,讓丈夫騎上自行車,帶到馬路的另外一邊,七家店大集去賣。
南皋鄉大集合七家店大集是附近最大的兩個集市,其中南皋鄉大集每月帶三六九的日子開集,七家店則是二五八,兩個集市穿插著解決附近村民們的生活所需。
鄉裏的小山小販們,騎著車馱著東西追著日子趕集販賣,現在徐宏偉也加入了他們的隊伍。
李桂榮的手藝確實好,徐宏偉做買賣也實誠,美味加上實惠,這生意才開張沒幾天,徐家鹵味的自行車攤位前,就已經有了一些忠實的顧客。
這幾天,徐宏偉帶出去的東西已經都能全部賣完,李桂榮已經在考慮增加一些受歡迎的鹵味數量,並且嚐試開發新的口味了。
生意一旦做起來,日子就變得非常忙碌,徐宏偉負責進貨和銷售,李桂榮負責加工製作,兩口子每天早起晚睡忙的不可開交,就是為了趁著貓冬的時候能多賺一些。
大人們忙起來的時候難免就會疏忽小孩子,好在徐詩夢乖巧聽話,知道父母起早貪黑不容易,從來不給爸媽添麻煩。
爸媽們忙起來的時候,她就到爺爺奶奶的屋裏麵去看書寫作業,等到晚上休息的時候在回到西廂房那邊。
每當晚上看見女兒抱著書本從公婆那邊回來的時候,李桂榮總是覺得有些愧疚,感覺虧欠了孩子。
但是低頭瞅瞅自己凸起來的肚皮,在瞧瞧正在院子裏劈柴拖煤為鹵味準備柴火的丈夫,李桂榮還是覺得不能浪費了這個機會,一定要在多掙一些錢。
徐宏偉和李桂榮兩口子那風風火火的樣子,院子裏的人們都看在眼裏,眼看著他們倆的生意是真的做起來了,錢也是賺到了,漸漸的其他兩房有些人的心也不由得活絡起來。
晚上,周月華躺在被窩裏,對著旁邊的丈夫說道:“宏昌,我想進點東西帶到集市上麵去賣。”
“扯淡,你能賣啥?”
“怎麼不能賣,你看二哥二嫂兩口子,那生意不也是說做就做起來了嗎?”
“二嫂有手藝,你會啥呀,也就描眉畫眼是強項。當初你和大嫂一起學的剪頭,大嫂那邊都快能出徒了,你連板寸都還不會剪,笨的要命還能幹啥?”
當初他嫂子和媳婦一起到市裏一間美發店裏當學徒,師傅是他們的遠方親戚,瞧著倆小姑娘人品不錯,才給他們兄弟倆保的媒。
“你少數落我,我是沒有大嫂手巧,但我審美好呀。正好我以前有個小姐妹在市裏的皮毛廠工作,我就想著便宜的進一些帽子手套圍巾什麼的,帶回來試一試能不能賣出去。“
“皮毛廠那邊的東西,又是皮子又是羊毛,還能便宜?你別進回來太貴沒人買,到時候都砸咱們手裏。”
“我又不傻,能挑貴的買嗎?我小姐妹說了,每到年底他們廠裏都有尾貨,按斤向外處理,熟人可以去挑挑,說不定能有物美價廉的東西。反正我想試試看,你支不支持吧?”
“支持,支持,你想做啥我都支持,反正錢都在你那裏。”
最後一句徐宏昌是小聲嘀咕的,沒敢大聲說。
西屋這邊,洗完腳準備睡覺的徐宏星看著翻箱倒櫃的妻子疑惑的問:“香雪,你在找什麼?”
“找剪子推子木梳,就之前我學剪頭的時候用的那些東西。”
“你找那些玩意兒幹嘛?”徐宏星是知道妻子之前學過理發的,不過沒學多久,兩個人結婚後就沒在去學了。
“反正在家閑著也是閑著,我想著明天帶著東西到集上去擺攤,簡單的頭我都會剪,五毛錢一個頭應該還是有人願意剪的吧?”
“能行嗎?”
“試試唄,老二他們家不嚐試也不知道鹵味生意能做起來呀。”
“那行吧,你把東西準備好,我明天騎車送你去。”擔心妻子的徐宏星說道。
很快,徐家各個房間內的燈都逐漸熄滅,西廂房那邊月光透過沒拉嚴實的窗簾照進了屋裏,印在了徐詩夢放在窗台的書本上。
書的封皮上,寶貝旅行記幾個大字清晰可見,規規整整普普通通。
誰能想到就是這麼一本簡單的遊記性質的兒童讀物,能給一個家庭帶來這麼大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