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北山,好偏僻啊!”
“這路真差,都是被大車碾的。”
“北高峰看起來也不高嘛!”
清晨的北山鎮停車場,一群穿著時尚,張揚著青春活力的年輕人從市區往返北山的公交車上跳了下來,麵對這個破敗的公交站,頓時發出感歎。
“北山以前不行,這幾年大力開拓工業區,引進高端項目,發展的挺好的,等我們畢業,氣派就不一樣了,沒準咱們還會到這兒工作呢。”
隊伍裏一個戴眼鏡的小個子說道,他是地道的北山人,對家鄉的地理環境,曆史沿革,政策走向都有所了解,今天算是半個導遊。
“我才不會到工廠上班呢,就算是當個臨時工,也比在工廠上班好,起碼有五險一金和雙休日。”
一個身材瘦削的女生隨口說道,她也是本地人,父母有點兒關係,對未來的職業規劃就是考公務員,實在考不上先找個機關臨時工做著。
“就是,如果考上大學最後還是回到工廠上班的話,壓根沒必要讀高中,初中畢業就去當學徒,現在沒準已經是個大師傅了呢。”
“我叔叔就是開模具廠的,叫我去跟車間主任學習,以後當技總,我才不去。”
一個嗓音粗獷的高個子男生不屑地說道。
在外來務工人員眼裏金貴無比的工廠崗位,在這些頗有積蓄的本地人眼裏是唯恐避之不及。
曾經風州縣以模具、塑料等輕工業聞名,號稱華國的模具之鄉,塑料王國,十個風州人裏九個從事相關產業。但隨著經濟發展,上一代人普遍完成了原始積累,不希望子女走這條艱苦勞累的老路,2010年以後學這些手藝的本地人越來越少,行業裏的骨幹和精英漸漸都被外地人充實。
“北山公園是錢江省第一批4A級景區,以前風州市的小學生旅遊,都是到這個公園來玩的。”
“山腰上有個北山寺,據說裏麵供的文曲星特別靈驗,每逢中高考前香火絡繹不絕,來晚了連寺廟的門都擠不進去!”
“北高峰是風州市區第一高峰,上麵有很多古代文人墨客留下的石碑,很有曆史文化韻味……”
小個子眼鏡男滔滔不絕的介紹道,可以看出他對這次活動很用心,做了紮實的攻略。
其他人有的側耳傾聽,有的分享早餐,有的拿出手機拍照,從車站開始記錄這段行程。
“劉挺,你不是說你有個朋友要來嗎?他在哪兒?”
小個子眼鏡男講解完後,喝了口水,見大家不是很在意他的講解,聳聳肩,無所謂的笑了笑,對身旁的劉挺問道。
“哦,他說在北高峰山腳下等我們了,他就是在這上班的。”
劉挺看了看手機聊天記錄,有些不自然的說道。
他和林小建曾經是無話不說的好朋友,但現在一個是農民工,一個是大學生,未來的人生軌跡幾乎不會再有交集了。尤其是剛才聽到那兩個本地人同學吐槽了一番工廠的工作後,他更是覺得有些難堪。
林思思是當年縣一中的女神,劉挺對她多少也有點兒愛慕之情,來到風州學院後,因為專業不同,一直沒怎麼聯係。要不是碰巧加入了同一個社團,估計整個大學四年都不會有什麼交集。
他隱約知道當年林小建打架輟學是和林思思有關,鬼使神差的就想著通知下林小建,幫二人解除下誤會。在他心裏,要不是那次意外,以林小建的學習能力,絕對不會淪落成農民工的。
“是嗎?哪個廠啊?我沒準知道呢!”
小個子眼鏡男好奇的問道,本地人多多少少會有親戚朋友辦廠,或是當管理。
“等他來了我問問,我們現在是坐這個216路去嗎?”
劉挺轉移過話題道,不是很想繼續聊林小建。
少年人辦事還不太穩重,沒考慮過太多,前晚聯係林小建就是一時興起,想著好朋友好久沒見了,到了地頭上不見個麵有些說不過去。現在看到同學們吐槽工廠後,又覺得和這樣的同學來往可能會拉低自己的檔次,本來就有人有意無意的嘲諷過他十八線小城市的出身。
郊區鄉鎮的公交車班次比較少,一小時才兩三班,大家各自漫無目的的閑聊著。過了北山繼續往北,有個北嶺鄉,聽名字就知道是更荒僻的地方,一小時才有一趟公交車。
從北山鎮公交站到北高峰腳下,也就幾公裏,坐上公交車幾站就到了。一下車,劉挺便看到了遠處英姿挺拔的那個身影,穿著時髦的T恤衫,沉穩的樣子,跟他記憶中的死黨形象漸漸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