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新品上市(1 / 2)

“不打緊,我現在生意好,一晚上肯定能賣完。”

林小建口氣略帶驕傲的說道,他說的是沒錯,這幾天這片集市上就數他生意最好,一晚上能把菜賣的七七八八。

“生意好也不是這麼折騰的,你沒法保證今天這種菜一定能賣多少份啊!有可能今天生意不好但貝殼賣的好,也有可能明天生意好貝殼卻賣的少,都是有可能的。”

“而且你生意好,肯定得多備菜吧?那相應的損耗也更大了。假如你每天都賣20份貝殼,剛好賣完,肯定會想著多進點貨賣吧?然後今天就去備了25份,結果因為下雨啊城管啊亂七八糟的原因隻賣了10份,那剩下這15份如果保存好,明天還有10份,保存的不好的話一份也不剩,最後結果是賺的還沒壞的多!”

老劉苦口婆心的說道,老張就不喜歡嘮叨,瞥了幾眼就回自己攤位上去了,別人聽不聽勸是人家自己的事兒,用的著你管那麼多?

“謝謝老劉大爺!”

聽到這兒,林小建恍然大悟,他倒沒想到這茬。他此前隻想過自己隻要備足差不多的分量就行,最好每天都把菜賣空。但現實中哪有這麼圓滿的事情,可能你每天備20份,今天賣10份,明天賣30份還有10個客人吃不著,該賺的錢沒賺到。

合理保存菜品,是節約成本的重要方法,因為有超級保鮮盒,他就沒想的這麼深入。

“哎,你自己看著辦吧,賣上幾天就知道了,我老頭子說再多也沒用。”

老劉搖了搖頭,趁時間還早,又躺回到躺椅上眯起眼睛。

林小建把他的忠告放在心底,先抓緊把菜品都擺好,就等著5點迎來第一波下班晚高峰的食客。

工業區裏那麼多工廠,下班時間並不統一,從5點到6點都有,這段時間是這片集市最繁忙的時刻。過了6點半,北山大道就稀稀疏疏了,人煙稀薄,之後能做幾單完全是看運氣。

“老板,今天沒茄子嗎?”

過了一會兒,這陣子經常光顧的東北大塊頭又是第一個來到攤前,看著琳琅滿目的菜品,跟林小建招呼道。

這位大哥看樣子是廠裏的骨幹人物,這才5點不到呢,就逛出來吃飯了,換了普通工人,絕對沒有這麼任性的。

他在林小建的推薦下吃了一次茄子,就愛上了這種軟綿綿的鮮嫩口感,每次來都要點。

“噢,今天不巧啊,沒買到茄子,要不試試我的新菜,花蛤?蟶子?魚片?對蝦?”

林小建熱情的為他介紹著其他菜品,移花接木是合格商販必備的技能。

“唉……誒?”

聽到沒有茄子,大個子歎了口氣,覺得今晚的麻辣燙失去了靈魂,有種想去吃盒飯的衝動。隻是當他聽到後邊的幾道菜名的時候,愣住了,睜大眼睛到處找了一圈,終於看到這個平平無奇的塑料盒。

“海鮮?你一賣麻辣燙的,還能賣海鮮?!”

他奇了一聲,瞬間被勾起了興趣。海鮮在一般人印象裏可是高端食品,麻辣燙則是低端食品,這兩個還能混在一起賣?

“是啊,有花蛤、蟶子、魚片、對蝦,你要不來一份試試?”

林小建和藹可親的介紹道,重複了一遍自己的王牌菜品。

“行啊,每樣給我來一份,你不說,我都忘了好久沒吃過海鮮了,難怪最近眼睛有些看不清楚。”

大個子似乎是個不差錢的主,擊掌豪氣的說道。在內陸人的觀念裏,經常吃海鮮有助於提升視力,為啥沿海人比內陸人有錢?就是因為他們海魚吃多了,眼光賊準。

“好勒!”

聽到大塊頭語氣豪爽,林小建頓時來了勁,掀開盒蓋,從裏麵掏出一把花蛤、幾隻蟶子、幾片魚片、兩隻凍蝦,不等他點好葷菜素菜,就提前放到鍋裏燙。

“喲,你這還新鮮著呢!”

見到花蛤慢吞吞的開合著外殼,到處噴水,大塊頭欣喜的說道。

雖然他點了海鮮,但對於路邊攤的品質並沒抱太大希望。飯館裏的海鮮可各個都是用氧氣泵養著的,最次都是整一大塊冰墊在下麵,哪有像這位老板這樣隨便拿個盒子盛放的,能新鮮嗎?

出於對這個老板前幾次手藝的信任,大塊頭並沒有因為這簡陋的保鮮環境拒絕他的推銷,而是選擇了嚐試。在吃的方麵,他算是比較舍得花錢的,一般農民工隻要能吃飽就行了,來一大盤碳水撒點醋香油醬油調料,灑上蔥花蒜末辣椒麵,拌點兒黃瓜絲黃豆芽就夠湊活一頓。

“滋……”

起鍋後的這勺萬能高湯澆頭,已經成了林小建熟能生巧的動作,幾天下來,他可以根據麻辣燙裏菜品分量微調澆頭的多少。澆上去後,高湯和海鮮裏的風味物質迅速產生奇妙的化學反應,將裏麵的鮮味徹底激發出來,隔著一兩米,都能聞到撲鼻而來的香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