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技能實踐(1 / 2)

“這麼早就收攤,現在的年輕人就是任性。”

看到林小建忙不迭的收拾著,李師傅心裏暗自吐槽,這麼好的生意,換了他肯定得做到12點,做完晚班這波小高峰才收攤。

其實林小建也有考慮過要不要延長晚上的營業時間,做到12點半收攤,回到家整理完東西1點,刷會兒手機再睡覺最早都1點半了。想到6點半又要起床去買菜,睡不到5個小時,太傷身體了。

雖然白天可以補覺,但晚上的睡眠質量和白天可是沒法比,白天那叫午休,是短暫性的恢複體力。他有幾次刷短視頻刷嗨了,刷到兩三點鍾才睡,第二天起床的時候頭疼到像是動畫片裏被人用平底鍋砸了幾下,眼前直冒金星,開著電瓶車都能睡著,從此之後再不敢這麼折騰自己的身體。

總的來說現在的年輕人確實不如上一代人吃苦,工作時間內他們可以盡心盡力完成任務,但對工作以外的時間有自己的安排。在李師傅這代人的觀念裏,生活除了吃喝拉撒就是工作,兩點一線,幾乎沒有什麼娛樂生活,一年365天除了過年其他時間都在幹活;而對00後來說,哪怕是農民工,也要有自己的個人生活,沒有月休的工作錢再多也不會考慮。

所以現在工廠越來越難招到年輕農民工了,且他們的文化水平也比上一代農民工高,會熟練使用手機APP,做個快遞送個外賣收入都比流水線要高得多。

……

電瓶車行駛在北山大道上,林小建不停的打著嗬欠,他有時會想這樣日複一日的瑣碎生活什麼時候會是個頭。以前生意差的時候經常兩天才跑一趟菜市場,現在生意好了,每天都要來買菜,分量也越來越多,昨天甚至得拎兩回,先把菜拎到車上,再回來拎凍品和海鮮。

“不知道熱火麻辣燙,都是怎麼買菜進貨的,也是老板或老板娘大清早的自己去買嗎?”

迷迷糊糊的腦袋裏突然蹦出個以前從沒考慮過的想法,或許之前是層次不夠,現在隱約觸摸到這個層次了,覺得天天一個人買菜太累。見時間還早,林小建迅速扭轉方向盤,朝鎮中路上的熱火麻辣燙駛去。

鄉鎮通常比街道要落後,商業區範圍很小,北山鎮隻有鎮中路和北山大道交叉的一小段十字區域算得上是商業街。這一帶店鋪林立,賣奶茶零食小吃服裝玩具應有盡有,吃飯時間汽車都沒地方停,道路盡頭還有一家華聯超市,停滿了電瓶車。

雖然隻隔著三分鍾的車程,但林小建沒什麼事兒不會到鎮上來,有空也就是賴在床上玩手機,差不多有半個月沒來這邊了,隻知道廠裏的妹子基本上每個星期都要呼朋引伴到鎮上來逛一圈。他對其他行業不感興趣,隻是盯著一個個餐飲店的門頭念叨著:“本地人炸串、東北燒烤、XJ兄弟羊肉串、貴州黃牛館、重慶小麵、熱火麻辣燙……”

“咦?”

當他把目光投向競爭對手店麵的時候,發現門口停著一輛廂式小貨車,廂體上刷著綠色清脆的圖案,後門開著,好像是在卸貨。

“這是在……”

林小建把電瓶車開近了,看到車廂上的綠色圖案裏麵,是“米好生活”四個造型抽象的小字。

繞到小貨車後麵,看到一個穿著和車廂上圖案一樣外套的人正在卸貨,把一個個藍色大塑料袋從車廂裏往外拖,搬到店門口。

透過藍色塑料袋表麵不規則的形狀,林小建可以看出裏麵裝的是一捆捆的蔬菜,這種塑料袋在菜市場裏經常用到,特別結實。搬完塑料袋,那人又抗了兩袋50斤裝的土豆出來,土豆是用透明編織袋裝的。接著還有雞架、凍雞腿、凍雞翅等一幹凍品,粗略估計這一趟起碼卸了兩百多斤的各類蔬菜凍貨。

“你好,你們是哪個公司的呀?”

看到這兒,林小建已然明白這是一家專門送菜的公司,他正愁著每天買菜費勁呢,如果有人送貨上門那簡直是太好了,能多睡1個小時的時間,趕緊上前去問道。

“米好生活啊,你微信搜索公眾號,就能下單了,鎮裏麵100元起送。”

這位司機兼搬運工似乎回答過無數遍這類問題了,頭也不抬的流利說道。

“哦,米好生活,我搜搜看。”

林小建聞言連忙掏出手機,輸入米好生活,進入公眾號,在下方菜單欄裏找到了采購選項。

“你們一般是什麼時間段配送啊?”

他關注公眾號後,不急著下單,而是跟司機攀談起來。

今天下單多半是來不及了,回去再研究也不遲,但有些常識問題正好趁現在和對方的人在問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