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珍珠一星餐廳?那是什麼玩意兒?我隻知道米其林123星。”
看到龍記酒店的詳情頁麵上,黑珍珠一星標注在顯著位置,林小建好奇心上來了,研究起這個黑珍珠餐廳來。
這個榜單,原來是大眾點評軟件專門針對國內餐廳做的一個指南,對標的就是米其林餐廳榜單。龍記酒店到底配不配一星他不知道,但評論頁麵裏一張張菜品拍的栩栩如生,美輪美奐,精致絕倫,讓人口水分泌,食指大動,林小建情不自禁的順著圖片點開了推薦菜頁麵,一探究竟。
排名第一的是炒辣螺,名字平平無奇,不像電視劇裏的高級餐廳的菜名——那些餐廳的菜名都特別長,通常由配料、烹飪方式、地名或品牌名、主菜,四樣名稱構成,比如紅酒香煎法式鵝肝、黑鬆**油蘑菇湯、蝦仁炒陽澄湖大閘蟹黃等。
價格就一點兒也不普通了,98元一份,看樣子有半斤多,林小建把照片放大,仔細端詳,發現這些辣螺都是被敲開的,方便顧客食用,服務倒是挺貼心的。辣螺他在菜市場看到過,在貝殼類裏價格算中檔,吃起來辣辣的,不像是海鮮。搖身一變擺到黑珍珠餐廳的餐桌上後,價格直接翻了好幾倍。
排名第二第三的分別是黃金炸帶魚和沙蒜燒豆麵,這倆他都沒吃過,不知道味道咋樣,但評論區裏的照片每一張都色澤誘人,鮮嫩可口,隔著屏幕似乎都能聞到芳香,沒有人會懷疑它們的美味。
“這就是黑珍珠餐廳的實力嗎?從照片上就能看出和普通餐廳的差別,這些評論應該都是食客發的吧,總不至於是餐廳老板自己刷的?”
看了龍記酒店的推薦菜照片後,林小建又回到劉挺的那條評論,之前感覺拍的還不錯,經過比較後再看,隻覺得:照片光線昏暗,黑乎乎的,一看就是路邊攤;構圖很亂,照片裏除了正中間的燙菜,邊緣擺放著蟶子殼等垃圾,破壞了整體的美感。
“小吃店的照片也就是這個水平了,熱火麻辣燙的評論也好不到哪裏去,回頭我自己拍幾張像樣的照片傳上去,自吹自誇一番,嘿嘿。”
花錢找人刷好評這種事他不會去做,但自己給自己寫一條好評,做做宣傳,那是人之常情。尤其是新店還沒多少評論的時候,一條圖文並茂的好評,沒準就能打動幾個正在刷大眾點評的顧客。
“我這個1080塊的手機拍照像素不行,回頭借超哥的蘋果7用一下,那照片,拍出來跟大片似的。”
“最好能找人美圖一下……算了,咱就是隨便湊個熱鬧,不用搞的太講究,萬一被人揭穿就搞笑了。”
林小建琢磨著如何借助大眾點評推廣自己的攤,之前他都沒想過宣傳的事,隻知道埋頭苦幹,通過最原始的口碑傳播發酵。但他畢竟是精通手機上網的00後,了解到有大眾點評這樣一個程序後,就跟發現了好玩的玩具一般,思維立刻變得天馬行空。
在精選評論裏,他發現有些點評達人自帶粉絲,但凡是他們點評過,覺得值得打卡的店,都會有粉絲跟風去品嚐。每條評論下麵,都有十幾條回複。
雖然幾十個粉絲,不至於帶火一家店,不過年輕人之間的口碑是具有裂變效應的,通過網絡可以達到一傳十,十傳百的功效。而且這些年輕人不差錢,像劉挺的那個同學,吃三十幾塊眉頭都不眨一下。換了普通人,就算心裏有預算,也難免露出訝異的神情,工業區的顧客,能吃到20塊的都寥寥無幾。
重點是,這一切都是免費的。
“叮,驗證碼:234567。”
林小建用手機注冊了一個賬號,想了想,自己的QQ名稱小建建肯定不能用,容易讓人聯想到是老板的賬號。起名字這個過程說簡單簡單,說複雜也複雜,他糾結了好幾分鍾,終於想到一個和北山沒關係,又比較符合這個年齡段風格的名字——風院三少。
假裝這個賬號背後的所有人是一個風州學院的學生好了。
【風院三少:4月5日22:49發布點評。】
【聽風院的同學說,這家麻辣燙超級好吃,又麻又辣還很鮮美,特地坐風州市區直達北山鎮的903路公交車,再轉208路到北山腳下,花了1個半小時,才吃到這碗熱騰騰的麻辣燙。
強烈推薦:茄子、鴨血、海鮮】
【綜合評價:五顆星。人均:12元】
為了讓評論顯得更加真實,林小建還特地用導航搜了下風州學院到北山鎮的路況信息,偽裝成一個活生生的風院男生。
寫完評論後,係統提示滿100字可以入選精選評論,他考慮一番,攏共兩條評論都是洋洋灑灑,似乎太過於做作,就簡簡單單的寫幾句才顯得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