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一個月才賺多少錢,都不夠自己用的,也就女孩子比較適合幹。”

“我室友在自學編程,打算以後跟著他學,畢業了看看能不能找個程序員的工作,這行才賺錢,年薪二三十萬隻是起步價。要不然光靠打工那三瓜兩棗的工資,怎麼可能買的起房啊!”

“我聽說林思思在看行測的書,才大一就準備考公了,真是人比人氣死人啊。”

劉挺滔滔不絕的說著,渾不在意林小建的神情,好似是想找個人吐槽下,發泄心理壓力。

即將進入大二的他,目前是人生中最為迷茫的階段。一方麵經曆了高考的獨木橋後,整整一年都處於極度鬆懈的狀態。通宵、秋遊、party,這些都是高中階段不敢想象的活動。另一方麵,這個年紀已然開始考慮職業規劃,過度放縱讓他有種揮霍人生的罪惡感。尤其是當看到老朋友這麼成功,相比較之下差距更為明顯。

【竟然跟上次做的那個夢一模一樣……】

林小建一邊燙菜,一邊傾聽著好朋友的嘮叨,隻是越聽越覺得他描述的這個未來有些熟悉,好像在哪裏聽說過。直到劉挺說到林思思的理想,他才想起那天晚上做的仿若經曆了一生的夢。

在那個夢裏,自己普普通通的度過一生,沒有經曆任何不公正,自然也沒有任何奇遇。看似跟劉挺和林思思離得很近,其實相隔甚遠,沒有激起一絲浪花,畢業後便漸漸失去了聯係。

都說人生有三個階段:接受爸媽是普通人,接受自己是普通人,接受孩子是普通人。林小建因為學校那檔子事,同時經曆了前兩個階段。人生經曆比同齡人要滄桑的多,也是導致他穩重的不像個19歲青年的緣由。

嘮嗑一陣後,見林小建忙的不可開交,連轉頭跟自己交談的空隙都沒有,隻是“嗯哦呀是啊”的回答著,劉挺搖搖頭,笑了笑,衷心的為老朋友的成就而感到高興。隨即告辭,找大部隊晃悠去了。

林小建是一句不落的聽完了劉挺的吐槽,隻是這邊實在太忙了,六個砂鍋要時刻關注著,隻能敷衍的回答。心裏尋思著等忙完美食節,有時間了再好好的聊聊人生。

雖然他現在在係統的幫助下混的還不錯,但以後的路到底怎麼走,是開分店還是擴大規模,想找人商量商量。

“思思,怎麼不去找你老鄉敘舊呢?”

見劉挺跟林小建一直在交談,室友們沒好意思擠到兩個大男人中間去,隻是促狹的對林思思說道。

“沒啥好敘的啊……”

林思思淡淡的說著,她不太喜歡這種人多嘴雜的環境。況且自己和他也沒啥好聊的,聊擺攤燙菜?還是聊四級考公?兩人完全是兩條無法相交的平行線啊。她可以看在老同學的份上,在力所能及的範圍之內義務幫他做做宣傳,照顧照顧生意。

如果林小建高中沒有遭遇意外,正常上大學的話,以他倆曾經的情分,或許可以當個好朋友。但也僅僅是好朋友了,他的性格像個小老頭,安穩隨和,隨遇而安,不是她想要的那種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