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經過政府協調,現將夜市的攤位跟趕集的攤位分開,以後就算當天有集市,白天你們也可以照常擺攤。”
就在群裏議論紛紛的時候,王隊長公布了這個消息。
“太好了!”
“早該這樣了。”
“10天裏麵5天趕集,在家都閑出毛病來了。”
“是啊,要麼幹脆就規定白天不能擺攤,我們趁早去找個工作,擺攤做一休一的,搞得不三不四。”
……
聽到白天可以擺攤了,大家反響強烈,群裏跟炸開鍋似的,瞬間冒出十幾條信息,都是彈冠相慶的。
這樣一來,在有心人眼裏,林小建的背景更加高深莫測。能提前從政府處得到未來的規劃消息,這無疑體現了他的神通廣大。
然而他自己壓根沒想到這樣也能狐假虎威,和上級溝通其實是件相互的事,你不去反映,上頭怎麼會知道下麵有需求?甭管上麵是不是屍位素餐,反映了總比不反映要好。
這方麵,林小建算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夜市裏其他老油條沒幾個敢跟官差提意見的,在他們看來,官差不找他們麻煩就不錯了,哪敢去麻煩領導。
“滴!”
“你那能出多少錢?都幹些啥活?我有個姑媽最近在家沒事兒幹,想找個近點的,不加班不費勁的活。”
林小建沒有參與群裏的討論,發完消息後就做出攤的準備工作去了,在眾人眼中他這個發起人的形象愈發高冷。過了一會兒,棉花糖老板發了條微信過來。
“一天6個小時,80塊每天如何?晚上和中午是分開的,下午可以回家休息,絕對不累。”
林小建隨口說道,對於工資待遇,他心裏麵早有想法,工作時間跟小虎看齊。
他現在出門的時候看到那些店門口貼著招聘或轉讓紅紙的都會刻意過去看下,了解下同行們如今的行情。一個多月的觀察下來,心裏對各職業的工資都了然於胸,比如服務員是32003800,根據勞動強度和福利待遇決定。
大飯館的服務員工資通常不會太高,因為他們的福利保障比較好,比如月休,住宿補貼,過年紅包等。
普通飯館的工資在3500左右,每個月得幹滿30天,算時薪的話不到12塊錢。
林小建現在開的時薪有十三四塊了,橫向對比不算少。
在他看來,這份工作比較適合上年紀的人,工作強度不大,可以趁早上和午休的時候去做家庭瑣事。
“行,等會我讓姑媽聯係你。”
回完消息後沒過多久,林小建就接到了一個歸屬地是西北省的陌生電話。
“你是麻辣燙老板?你那工資能不能高點?”
電話那頭傳來一個略帶蒼老的中年婦女聲音。
“你想要多少?”
“2400也太低了,現在誰家還有低於3000的工資啊。”
“是這個道理,但我這的工作時間短啊,一天才6個小時,中午還能休息,或者你還能幹些別的什麼?會配菜嗎?”
“那當然會了,做幾十年飯了。”
“要不你下午過來看一下,活幹的多錢肯定也會給你多。我現在主要是招洗碗工,順便端菜收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