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門嶺怪談 第七章驢頭山人(3 / 3)

李隱見狀暗自駭異,知道黑狐煉出了仙丹,他依那小人兒指點,趁著黑狐不備,從樹上飛身縱下,抓住那仙丹吞在腹中。

那黑狐被李隱的生魂奪了仙丹,不由得勃然大怒,二目瞪視如電,正欲露出凶相,卻早已讓飛劍斬成兩截,當場一命嗚呼,魂歸那世去了。

卻說李隱吞下狐丹,生魂得了純陽之氣,但覺身似飄葉,恍恍惚惚撞進一個軀殼,醒來之後發現自己未投人身,生魂竟落在了虯髯大漢身邊那頭青驢上,也正應了昔日之約。

虯髯大漢告知李隱,你一時貪生,奪了那黑狐苦煉多年的仙丹,今後須舍身入世,替萬民度劫,功德澤被八荒,榮名留於萬世,才不負今日之事,說罷徑自去了。

李隱此時驢首人身,心中又是惶恐又是慚愧,他俯首領命,將此事牢記於心,然後埋葬了黑狐,覓路返回荒園,在園中地下挖出一個大螞蟻窩,想必那地底下的小人國就是這窩螞蟻了,隨即將泥土重新推上,又把自己的屍身埋到園中。

此後李隱自號驢頭山人,又得無字天書三卷,脫形換跡,四處修道除妖,天下皆聞其名,也收了很多弟子,門人數以萬計,隋末唐初以來,開始在門嶺青石洞居住,直到大唐衛國公李靖登門求見。

我們聽藤明月說了這段經過,終於知道了驢頭山人的來曆,門嶺中那幾個與世隔絕的村子,都是驢頭山人弟子門徒居住的地方,驢頭山人和那個能吃時間的怪蟲,都埋在門嶺的老墳裏,那個被驢頭山人飛劍所斬的黑狐,豈不正是黑胡同的前世?想不到其中還有這麼一段因果,可這些事跡藤明月又是聽何人講述?她先前曾說過在漫長雨夜中,最後的一個怪談隻有她聽到了,能說出這些事情的人,除了驢頭山人還有誰?莫非藤明月遇到了驢頭山人?那時到底發生了什麼?我們這五個人,真的早就死了嗎?

下輪回

大唐衛國公李靖,年輕時與紅拂出行,途中遇到一位虯髯劍客,結為至交,據說李衛公資助唐王李世民開基立業,用的錢財便是其所贈,他本人兵機韜略當世無雙,也得益於虯髯劍客傳授,當初分別之時,虯髯劍客留下一言,倘若李靖遇上兜天的難事,可以去尋訪驢頭山人,必能得其所助。

李衛公深通韜略,最善於相形度勢,自李唐起兵以來,率軍南定荊揚,北清沙塞,屢戰屢勝攻無不克,再大的危難也能化解,直到征討吐穀渾之際,在深山窮穀中發現了一隻怪蟲,這是天地開辟前留下的一枚蟲卵中生出。

朝代更替曰世,東南西北曰界,此謂之世界,如若置之不理,這隻怪蟲能把整個世界都吃下去,李衛公對它束手無策,無奈隻好去找驢頭山人求助。

驢頭山人識出此蟲是古籍中以梵文記載的“波比琉阪”,也即是“門”的意思,他決意舍身誅滅此蟲,讓弟子族人在山中造起古墳一座,墳下通往一個大洞穴,將昏昏睡去的“門”放在其中,自己則坐在墓床上,一縷元神離開軀殼,直入“門”中,此後那怪蟲一直在墳中沉睡,再也沒有任何動靜,可過了二十幾年,“門”突然死了,隻是它的陰魂仍在古墳下蠢蠢欲動,使門嶺周圍產生了一個時間的漩渦,這漩渦隨時有可能因“門”的震動而擴大,驢頭山人的弟子族人,為了讓這怪蟲的陰魂平息,在洞中砌成了屍牆,又以活人殉祭,有些奇謀巧智之士為了除掉這個怪物,甚至想出了一些旁門左道的邪術,到頭來反害自身。

這些人始終在村子裏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當我們五個人因暴雨迷路,來到村子邊緣的藥鋪之時,整個門嶺深山中就隻剩陳老頭一個活人了,最後一個可以作為祭品的女子亡魂,雖然自願回到“門”中,但已於事無補,“門”的震動,已經讓村子周圍的時間扭曲了,我們五個人在這死亡的漩渦裏轉了幾圈,最後都被“門”形成的黑洞吞下,那一瞬間,門嶺這片大山以及我們所知道的一切,都已經不複存在。

當時我和臭魚、阿豪處於昏死狀態,隻有藤明月恢複了意識,她看四壁布滿了木紋,眾人好像都被卷進了一個樹窟裏,不知為什麼連陸雅楠也在其中,樹窟裏還有一位驢頭奇人,也就是驢頭山人,他對藤明月說出了事情的始末。

原來驢頭山人為了阻止無限生靈受“門”塗炭,一縷真魂出竅,直入“門”中,他看到怪蟲腹中是一個無始無終的黑洞,有一個長於天地未開虛空未分之際的葫蘆,也落在了黑洞裏,不知哪年被“門”吞到了腹中,這葫蘆能容生魂,驢頭山人就在其中放出飛劍,誅滅了“門”的肉身,然而“門”死後的亡魂,卻已不是他的本事所能對付,而且陷在這冥冥茫茫的無窮虛空裏,再也無法離開。

驢頭山人在葫蘆中昏睡了不知多少年月,忽然感到“門”的震動異乎尋常,使他驚醒過來,將我們這幾個人的生魂及陸雅楠的亡魂招進葫蘆,至於肉身已都在黑洞裏消失了,因此我們從那一刻開始就等於真正地死亡了,隻是冥冥中一點元靈尚存。

驢頭山人已得大道,洞悉造化始末,他告訴藤明月,現在一切都已無可挽回,因為我們所知道的一切,什麼古往今來,什麼天圓地方,這些都已經讓“門”吃掉了,此時此刻就是輪回的盡頭。

生死相續,謂之輪回,按佛教中較為直觀的描述,生靈永遠處於生死循環當中,循環的線路有六條,這就是六道輪回。

比如一個人從生到死,死後為鬼,再投胎轉世,這算是一個輪回,也不單是人,萬事萬物都處在生死輪回的循環當中,這個循環有大有小,不過循環再大,也有到頭的時候,所以閻浮世上,不論高低闊遠,南北東西,俱有窮盡之處。

在上古傳說中,天地之外是一片混沌,那混沌中有一株大樹,宇宙則是這樹上的一顆果實,那隻被稱為“門”的怪蟲,最初生於那株大樹之上,它能在混沌中爬行,啃吃混沌裏出現的時間和空間,驢頭山人誅滅的“門”,其蟲卵早就存在於混沌之中,直到天地開辟,經過了億萬年,這蟲卵才孵化出“門”,當它把宇宙完全吃掉的時候,便是一切輪回的窮盡之處。

但在這輪回盡頭,則又會有新的輪回出現,即是“宇宙大輪回”,天地還會再次由盤古開辟,有許多人認為佛祖是經曆了幾萬劫的修行,才得以成佛,可有史以來從古到今總共才有多少年?因此覺得那是虛妄之言,其實佛祖說的幾千幾萬劫,是指宇宙大輪回,可普通生靈雖在輪回之中,卻看不到這層大輪回。

驢頭山人告訴藤明月,“門”會在混沌中爬向下一個大輪回,那又將是一場浩劫,到時我要把“門”引向混沌深處,之前若有一線之機,就把這葫蘆推向洞口,你們這幾個元靈會重入輪回,找到自己的歸宿。

我聽藤明月說到這裏,心驚肉跳之餘,也猜出後來發生的事了,所謂宇宙大輪回,無非是一個更大的循環,其中可能會有一些變化,但大體上仍然一致,我們這幾個人的元靈被驢頭山人從“門”中推了出來,通過日食那天出現的黑洞,回到了肉身上,等於在這個世界中的我們,憑空多了一段模糊不清的恐怖記憶,而驢頭山人的真魂,則把“門”引入了混沌深處,從此一去不返了。

直至今天在山中小屋相遇,眾人那段失落的記憶才被重新拾起,可那就像過去的噩夢一樣,現在沒留下一絲一毫的痕跡,一時間百感交集,說不清心裏是什麼滋味。

這時阿豪提出一個問題:“那隻能夠吞吃時間的蟲子,真的已經不存在了嗎?輪回的意義應該是一切都會重複啊,否則就不算是循環了……”

此言一出,小木屋裏的氣氛立刻變得緊張起來,每個人的臉色都變了,這場暴雨不期而至,來得好不突然,難道以前發生過的事情,還會再次出現?

我想到“門”出現的征兆,首先是周圍的時間不再流逝,急忙看了看手表,此刻的時間剛好是深夜兩點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