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起源(上)(2 / 2)

我用顫抖的手將錄影帶放進帶艙裏,風師爺接上蓄電池的電源,稍稍進行了下調試。這時,龍少向在場的其他人揮了揮手,示意他們離開,顯然是想和我單獨分享畫麵中的內容。鷹戈和風師爺倒沒什麼意見,當即起身離開,三炮顯得不怎麼情願的樣子,嘟囔了幾句悻悻地走了出去。這時候,顯示屏抖動了幾下,很快顯出了畫麵。

畫麵是一大團漆黑,隻有兩道像眼睛一樣的亮光在掃視著四周,顯然拍攝場地是個一片黑暗的環境,借著那兩道亮光我發現四周都是紅色的火山岩,當即就明白過來,這錄影帶拍攝的可能正是那裂穀底端的情景。

我不知道這是用何種非常規手段拍攝的,但我發現錄影帶經過了處理,中間那些無聊的過程都被剪切掉了,僅僅過了一分鍾,我便看到錄影帶中的畫麵有了變化:四周突然騰起了陣陣濃霧,很多個巨大的影子扭曲在那些霧氣中,不時地還有幾個腦袋探出來,貼到鏡頭跟前。

我看得很清楚,那些影子正是穀底那種巨型的蜈蚣,從比例上看,這些蜈蚣比我們在靈宮裏看到的不知道要大上多少,但這些畫麵明顯告訴我這些蜈蚣都是真實存在的,看來我們之前看到的那些浮雕壁畫並沒有誇大渲染。

鏡頭在緩慢地向前推進,這裂穀底下的岩石結構和布局很奇特,跟完全天然的岩石有些不同,我甚至還看到了鑲嵌在崖壁上的不少像城樓一樣的奇特古建築。鏡頭所過之處的崖壁上布滿了大大小小的洞口,無數條大蜈蚣或棲息在一旁吞雲吐霧,或不停地鑽洞出洞,有的還張開翅膀艱難地飛起來。更誇張的是,我看到一條蜈蚣用巨大的鉗口凶猛地啃食著那些岩石,好像在吃石頭一樣,這時一條體形很小的蜈蚣從它旁邊遊過,被它一口咬住,撕成了兩半,大口大口地吃了進去。四周的崖壁已經被啃食得像蟻巢一般,蛀滿了孔洞,不用猜也能知道,這些肯定都是這些蜈蚣的傑作。

這情景太讓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我看到那無數隻腳,仿佛感到幾百條蜈蚣在身上爬,當下身子直起雞皮疙瘩,不知道是什麼人拍這些穀底的蜈蚣,總不會是《動物世界》欄目組吧?

我當然知道自己是在無聊瞎想,龍少這時候不會無緣無故讓我看這種東西的,難道這畫麵裏隱藏著某種重大玄機?

就在這時,龍少卡住了畫麵,對我道:“基本就是這些了,後麵的情形和這些都差不多,這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時候,國外軍方用微型仿真機器人在那裂穀底下拍攝的,最深的地方達到三千多米,你在畫麵中三千米深的穀底看出什麼東西了嗎?”

我心道能看到什麼?除了一群渾身是腿的東西,就光剩下石頭了。我此刻大腦發漲,憋不住了道:“我說龍少爺,你就別賣關子了,哥兒幾個死裏逃生已經嚇死了不少腦細胞了,現在實在費不起那個腦子了。”

龍少看了看我的臉色,淡淡地笑了一下,表情依舊嚴肅地道:“其實一切問題的關鍵就在這穀底下,我們也是從南陵王主墓室裏的壁畫上才得到的啟示,其實,‘龍魂’是一種抽象存在的東西,它不是實物,而是一種力量,一種足以讓所有人無比敬畏的力量,而這種力量的來源就是這穀底!”

力量?我越聽越不明白了,雖說抽象崇拜也很常見,但一般都隻限於精神上的,那種力量其實是精神力量,甚至可以說是一種唯心主義,南陵人當真如此厲害,把抽象崇拜都升華到了唯物主義境界了嗎?

龍少似乎很有耐心給我慢慢解釋,他又給我看了一些南陵王主墓室壁畫的照片,那些照片有些內容我似曾相識,也涉及到裂穀底部的情形,但單純看這些照片和看錄影帶一樣,沒有條清晰的脈絡,反而會無端地產生更多的疑問。

龍少道:“其實這世界是神奇的,你拚命追求某種東西,卻怎麼也想不到它以讓你不可思議的方式存在。如果沒有後來的發現,我們根本不可能想象得到‘龍魂’會是怎麼樣一種力量,而這種力量的來源,就更難想象了!”

我看龍少似乎有意在製造神秘感,我可以理解,他追尋了很多年的秘密真正到手後,肯定不會倉促告知我們,而是像寫小說一樣描述一係列故事,不斷吊我們的胃口,他自己則享受著這種過程。

不過我當下實在沒那個耐心,急問道:“那這種力量和畫麵中裂穀底那些蜈蚣有什麼關係?難道這種力量來源於蜈蚣?”

龍少點了點頭,回道:“是的,不過更準確地說,這種力量不是來自於蜈蚣,而是來自於蜈蚣體內的某種物質,那是一種結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