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種被咆哮的感覺,不錯,少發呆多動手,心動不如行動。”
路楚原看完橫幅的標語後微笑道。
老班咆哮這個詞用的太準確了,很多學生看著橫幅發呆就是這種感覺,有時間發呆為什麼不多做兩道題多記兩單詞。
每位老師上課看見高二六班的標語都會被雷到,化學老師趙欣上講台一步踩空差點丟人丟大發,“誰這麼缺德想出這樣的標語?”
“吳思明。”
他們果斷把吳思明買了。
趙欣看向吳思明笑嗬嗬的問:“吳思明說一下怎麼檢測化合物中的醛基。”
“銀氨反應。”
這吳思明知道。
“上來寫一下乙醛和銀氨溶液的反應。”
趙欣說著站講台邊上去。
這個反應吳思明還沒記清,吳思明直接說,“老師沒記住。”
“化學反應不是死記的,尤其是有機反應,在理解了反應原理的基礎上記,”
趙欣從高一開始就特別偏愛吳思明。
吳思明當然明白她的良苦用心,能不能寫出來先去講台。
首先寫出反應物乙醛和銀氨,生成物中肯定有銀和氨氣,水,然後思路斷了。
趙欣看著黑板前杵著的吳思明提示道:“醛被氧化生成什麼?”
“羧酸,乙酸銨,”
吳思明恍然大悟,寫好快速配平。
CH3H3)2]OH=H4+2Ag+3NH3+H20
“這下記清楚了吧!”
回到座位路漫兮小聲道。
吳思明點點頭,以後閉著眼睛也能寫出來。
“銀氨反應的原理是利用銀氨的氧化性氧化醛基或還原性糖,二者區別是銀氨跟醛基可以直接反應,與還原性糖,比如葡萄糖需要水浴加熱,水浴加熱這個條件一定要牢記,在有機合成推斷中經常出現,可以幫助我們快速確定物質,”
隨堂抽考完,趙欣開始講課。
六月七號高考。
每年這兩天除了上考場的考生,還不知有多少人跟著緊張,家長,學校老師。
高二黨更多的是好奇今年的考題和分數線。
下午第一節語文課,路楚原帶著兩疊試卷讓每人一份發下去。
是上午考的語文唐都高考試題,打印的不是很整齊,也不是很清晰,不過老班能夠在第一時間找到資源打印出來,已經滿足了學生極大的好奇心。
“船主請一位修船工給自己的小船刷油漆,修船工刷漆的時候發現船底有個小洞,就順手給補了.........”
“今年作文好簡單,主旨應該就是善良和感恩吧。”
前麵拿到試卷的學生首先看作文。
然後是古詩詞填空。
“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下一句什麼?”
“你這太別扭了,應該是【人皆有之】的上一句和下一句,”
“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下一句師說,是不是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
“這個作文好寫是好寫,但也不容易寫好,不過對我這樣語文一般的比較有利,”路漫兮看作文後說,“如果你是考生怎麼選題目?”
“不好定,越是淺顯越難寫出新意。”
吳思明搖搖頭,翻到古詩詞閱讀,“紅葉黃花秋意晚,千裏念行客。雲飛過境,歸鴻無信,何處寄書得........”
好熟悉呀,吳思明看過。
路漫兮看表答題語言文字運用,“小明你看這個是不是選D?”
“A,這位姑娘天生就眼睛深凹,鼻梁挺直,頭發卷曲,身材苗條,好似芝蘭玉樹.......”吳思明讀了讀A選項,繼續往下看,“B,為化解部分旅客的不滿情緒,他們設立了旅客投訴中心,此舉說明他們不光有良好的服務意識,還有聞過則喜的雅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