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一個悲傷的故事(2 / 2)

此時,大家分明看見那個原本麵無表情,冷冰冰的臉龐,此時卻分明是聲淚俱下痛哭流涕。

“大人,小人本是易陽縣城三十裏外淩家村人士,自小父母雙亡,隻和一個年長我兩歲的兄長相依為命。兄長平日裏待我極好,有什麼好吃的東西、好的衣服總是先留給我,他自己卻總是舍不得吃,舍不得穿。

有一年冬天特別冷,家裏卻隻剩下一床棉被,夜裏睡覺兄長都是把被子給我蓋好,他自己蜷縮在牆角的草堆裏瑟瑟發抖,時間長了,他就落下了哮喘的毛病。每到天寒地凍的時候,他就會咳嗽個不停。

家裏自父母離開後本就貧苦,那一年家鄉又遭了災,鄉裏餓死了好多人,兄長為了讓我活下去,變賣了家裏僅有的值錢的東西,把我送到了附近的寺院,當了一個小沙彌。而他自己卻隻能出去沿街乞討,艱難度日。

一晃就是十年,我在寺裏過的很辛苦,挨過打,睡過院子,被別人欺負,我都咬牙堅持了下來,因為我知道,我能在寺裏吃上一口飯,全靠兄長變賣家財而來,而兄長自己卻要去沿街乞討,他比我過的更苦……”

說到這裏,淩飛已是啜泣不止,淚流滿麵,顯然這些年他一直過的很辛苦。

“總算是蒼天有眼,老天保佑,前年我突然接到兄長托人捎來的家書,說這幾年家裏的光景慢慢變好了,還攢了錢蓋了新房子,等再過一年,就要我回家去,一起過好日子。

去年,我還跟寺裏告假幾天,回家探親,想不到家裏蓋了新房子,兄長還娶了一個漂亮的嫂子,我真是替兄長高興啊。

唯一讓我遺憾的是,兄長這些年一直漂泊在外,身子骨太弱,有恙在身。我還勸兄長多加注意身體。

第二年,我跟寺裏還了俗,本想著立刻回家,就能和兄長一起生活了,卻不料臨行前接到了一封家書,竟然說兄長已然在一個月前病故了……”

他說到這裏,已經是嚎啕大哭,哽咽不止,再也說不下去,而獨孤不悔等人在聽說了這樣一個淒慘的故事後,都不禁麵麵相覷,為他們的不幸而感到痛惜,心裏都不是滋味。

尤其是蕭若蘭,竟然聽的默默落淚,是啊,這樣的人間慘劇,以前隻是聽別人說過,或者是電影電視裏看過,而今天,它居然真真實實的發生在自己身邊,怎能不讓人感到難受,感到痛心。

即便是張彪這樣鐵錚錚的漢子,卻也是聽罷心裏難受,眼眶發紅,隻是沉默不語。

獨孤不悔聽了也是心裏難受,但他想的更多的卻是,如此之冤情,自己定然要將這起冤案查清楚,為含冤而死的人討回一個公道!

可是,在這個一千年前的封建社會裏,人分三六九等,貧富差距很大,富人家的狗都比窮人家的孩子地位高,窮人的命就如草芥一般,說沒有就沒有了,沒有人會在意,沒有人會流淚,更沒有人會想去改變他,因為這個社會本來就是如此。

他的心裏突然湧起一股衝動,他想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建立或維護起一個新的世界,一個不同於封建社會人吃人的世界,一個人人平等的世界,可是,他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