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再加上趙大人的一番超高水平的讚(溜)美(須)之(拍)詞(馬),隋文帝感到了百姓對他的感恩戴德,對他的衷心擁護,試問有哪一個皇帝是不希望看到自己的百姓衷心愛戴自己的呢?
隋文帝拍了拍獨孤不悔的肩膀,非常高興的讚賞道,“想不到你年紀輕輕,卻能有如此體恤百姓,愛惜百姓的心思,當真沒有辱沒獨孤家族的榮耀,少年可畏啊。”
隨後,他轉身回到了龍椅之上,收斂了笑容,威嚴的說道,“趙綽聽旨,朕決定赦免易陽縣本次押解進京的所有囚犯,大理寺即刻釋放相關人等,放回家去,不得有誤。”
趙綽領旨離開之後,接著,皇帝又下了一道詔書,將易陽縣令立為百官楷模,要求全國官吏學習獨孤不悔,要體恤民情,愛惜百姓,要用感化的辦法來管理百姓。
--------------------------
離開了皇宮的獨孤不悔,回望著那高大威嚴的皇宮大院,不禁有些許的落寞,可是剛剛才見過皇帝的自己,不應該是歡欣鼓舞嗎?
今日的會麵裏,皇帝不僅對他評價頗高,還下旨要求百官向自己學習,這對於一個封建社會的官員是何等的榮耀啊,有些人恐怕是為官一生,甚至是積祖上數代之功也不曾得到如此之高的榮譽吧。
最重要的是,能得到皇帝陛下的賞識,那就意味著此人將來加官封爵指日可待,前途一片光明啊。
但是,自己為何會感到有些落寞呢?
沉默片刻之後,他終於明白了,他之所以得到了如此之大的榮耀之後卻依舊落寞,原因就是他清楚的記得,史書上記載著四年後的仁壽宮裏,也就是仁壽四年,隋文帝楊堅離奇駕崩,死之前曾經大罵:“畜生何足付大事,獨狐誠誤我!”
隋文帝口中的“畜生”指的就是楊廣,“獨孤”指的就是皇後獨孤伽羅,病重的楊堅覺得,獨孤皇後誤了自己,誤了隋朝,讓自己誤信了晉王楊廣,沒有看清他的真實麵目,可惜病重的他已經幹不了什麼了。
在隋文帝楊堅在仁壽宮大寶殿離奇病逝後,太子楊廣接過了大隋帝國的最高權柄,登上了大隋江山的皇帝寶座,然而在他登基為帝的十四個年頭後,楊廣在江都兵變裏被部下縊殺,隋朝也隨之宣告滅亡。
今年是開皇二十年,也就是說,十八年後,大隋帝國將不複存在。
而今日的人們,又有幾個能想象得到,如今欣欣向榮、盛世巔峰的大隋帝國,僅僅隻有四十多年的國運呢?
後世有很多學者把隋朝和秦朝拿來做對比,因為兩者之間有著許多高度一致的地方。
第一,都是長期分裂以後出現的統一王朝。秦朝結束了漫長的春秋戰國的分裂,隋朝結束了漫長的東晉十六國南北朝的分裂。